北京锦绣发商贸有限公司

周鸿祎八字 周鸿祎英雄迟暮?

发布时间:2024-11-24 04:11:31

周鸿祎英雄迟暮?

在喧嚣的互联网公司中,360似乎已经沉寂很久了。

自360回归A股后,它的市值较最高峰时期已跌去近6成,很难想象,这家公司的市场曾经一度接近4440亿。

这几年,360与BAT的差距也在日益加大,3Q大战之后,自其它互联网巨头或被触动或走上转型之路之后很久,在内容市场/移动端/智能手机等几个核心战场,360至今都没有再推出过一款具有突破性的新产品,被外界描述为“一条日渐老去的鲇鱼。”

周鸿祎已被证明过是成功的创业者。十三年前,他创办了360。2013年,在经历了冲破百亿市值门槛的辉煌后,他原本有了更为充足的底气去制定更宏大的计划。在BAT巨头尽在圈地扩张的背景下,2014年,周鸿祎为360提出了与巨头反向操作的新战略。

基本上,这个战略可以用通过单点突破、提前布局、破解移动端三个方向来概括。

如今回看,这个并不尽如人意的结果,仿佛论证了五年前的得失,但这绝非是一个简单的成王败寇的故事。周鸿祎靠大开大阖、四处征战的打法,曾经所向披靡,但当竞争进化到新的阶段之后,那个仅靠单兵作战就能取胜的门槛,将会变得越来越高。

而这是互联网内在的规则、文化、以及参与者心智发生改变的结果共同所致。正如媒体人程苓峰曾在发表对周鸿祎的评论时称,如果一直试图用老方法去解决新问题,那么一条曲线一定有下落的时候。

2018年4月,周鸿祎忽然在朋友圈里写道“我的人生就是一场失败”,为何所指,语焉不详,惹人唏嘘。

周鸿祎 资料图

成也善打 败也善打

周鸿祎与多家互联网公司巨头的争战,几乎贯穿了整个PC互联网的发展史,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历史的进程。

九年前,周鸿祎喊出,“即使倾轧过360的身躯,360也一定要让这个腾讯恶霸付出代价。”考虑到腾讯新推出QQ电脑管家,涵盖了安全卫士的所有主流功能,这条宣言,未尝没有争取舆论的意图。然而马化腾还是很焦虑,——短时间之内,几千万用户安装了360的QQ保镖,这意味着,QQ的关系链都要被360拿走。恐惧之中,他不得不做出了那个著名的两难决策——强迫用户在两个产品中二选一。

有人说,腾讯此举失了人心。在中国互联网发展史上,只要是一个领域前景看好,腾讯总会亦步亦趋地跟随、模仿、充当掠食者,这让同业者心神不定。

而周鸿祎就在此刻,演绎了一个为了维护用户,不惜与垄断巨头抗争,并遭至打击报复的形象。

在这次事件中,周鸿祎一直强调,之所以曝光QQ窥探用户隐私,是为了要把选择权交给用户,为此,他不但发布直接针对QQ的“隐私保护器”工具,还推出了WEBQQ客户端软件。因为这款软件使用的还是QQ的服务,此举给了周鸿祎一个在战争中,依然会推广对手产品的人设。至此,周鸿祎“颠覆者”的形象开始为更多人熟知,并成为了许多创业者的精神领袖。

“这么说吧,总有一些人喜欢梁山好汉。”场景实验室创始人吴声说。

周鸿祎对自己的认知是挑衅者。谈及战争,这位红衣傍身,热爱射箭与ak47的企业家说,自己就是期望天下大乱,“因为大公司是产业规则的制定者,它们当然不期望乱,可是乱对小公司有好处。”

但是自3Q大战到如今,这两类不同量级的公司,却开始滑向了不同的走向。这九年,也是周鸿祎的战争理论从有效到无效的九年。尽管,周鸿祎曾经机缘巧合地成为了中国互联网第一位战神,但是现如今,他却总是在自我怀疑,除了工具和渠道,360核心竞争力还应该在哪?他究竟离一个成熟的企业家还有多少距离?他昨日的成功会成为未来的阻碍吗?

“马背上可以打江山,但马背上不能守江山。”一位前百度的产品经理称,他至今都记得,当年在收到了李彦宏《改变,从你我开始》的内部邮件之后的兴奋。“360与BAT的差别,根本就是正规军和草头王的区别。你们可以感受去一下亮剑里的楚云飞和李云龙。”--------这就如同一头原本悠悠然踱步的雄狮,突然被一只狼搞得血脉喷张之后,最后那个身处险境的还是那匹狼。

事实上,这种被吊打的过程维持了很久。在3Q大战之后,腾讯和百度开始实施广泛扶持360竞争对手的策略。而在搜索上,360又开始遭遇百度、腾讯搜狗和阿里UC的三方狙击;在移动分发方面,则被百度收购91和微信配合应用宝的手段遏制。

即便在创新方式上,巨头也可以选择买生产线,买不到东西就买人,买队伍,买下各种项目,毕其功于一役,而360依旧停留在自行研制,一支军马的时代。

这一切都让360在移动端的发展都极其艰难。

最难时,连选择与360发生战略合作的一方都会受到牵连。与周鸿祎合作成立合资公司的游久网,曾在推出一款手游之后,被几家强势渠道封杀。它们开出的价码是,“只要不是360控股的公司,就可以开封”。最终,游久网不得已以“与360业务不兼容”的原因宣告独立。

“我原来就是叫的太响了。”2018年,在《致怀念我的人民》一文中,周鸿祎这样反思自己。在一次演讲中,他说,“巨头过去对360是一种暴力扼杀,而今天流行的是降维攻击。”

与一心想高筑墙,缓称王的众多大佬相比,周鸿祎其实是一个喜欢出头,内心有着个人英雄情结的人,当年3Q大战,他说自己喜欢巴顿将军。在一部名叫《战争之王》的电影里,他说自己读到的是,敌人的敌人是朋友。一旦敌人消失了,做朋友也没有意义。但如今,新的互联网游戏规则是,要给别人创造价值,而不是毁灭别人的价值。

2015年,从360出走之后的傅盛,重新熟读了战争史,得出这样一个结论。“360以前是从乡村包围城市,而现在大家都在打城市攻坚战。”

如今,在回顾九年前那场被称为“中国互联网反不正当竞争第一案"的商战时,那些势不两立的决绝宣言,更像是某个生死关口的情绪宣泄,已随战火飘散。2017年,在国内的124只独角兽中,50.8%的公司与BAT有直接或间接的股权关系。在巨头相继跨入后寡头时代休战、合作、连纵、结盟已成为中国移动互联网时期新的关键词,勾连着每个入局进场的新玩家。

很多人都怀念那个锋芒毕露的周鸿祎。张扬、强硬、有仇必报。但在另一方面,这种过于极端化的手段,又使得很多见识过他在合作后又翻脸的人,都将与他的联盟视为一场噩梦,卡巴斯基如此,雅虎也如此。这使得,后来即使周鸿祎真得想要去改变的时候,这样的形象已经产生了。

这个形象是,任性的,极端的,有魅力的,但同样也是兵不厌诈的,危险的,无情的。

有时再狠踢两脚再坚持一下没准就过去了

五年前,360曾在中国互联网上市公司市值中位列第三。其“颠覆者”的形象,之所以深入人心,一个很大原因就是,360的在崛起,成功地证明了——在巨头触及的领域,也有可能凭借一款产品就能撬动一个市场。

但如今,资本的因素,使得最新的商业竞争格局早已今非昔比。

很显然,BAT早已经不是一家单纯的电商╱社交╱搜索公司。从时间轴来看,它们先后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通过新的移动端入口,继续获取垄断利润。第二,通过大量的资金和资源,通过收购,涵盖互联网所有主流的商业模式。而因为找不到一个可以产生一个数十年垄断利润的业务,360至今仍困在困境里,成为了一个夹在BAT和准独角兽之间的中型公司。

很难用一句话解释,360为何总是数次和“趋势”擦肩而过。

360曾是中国最早布局移动端的互联网公司之一。2012年,当李彦宏还在犹豫,腾讯还在着力做手机浏览器时,周鸿祎就开始做手机助手——当时还没有人想通应用商店模式。2011年,周鸿祎则开始为360的战略转型推出一款社交产品“口信”,这也是后来“微信”平台的玩法,但在第一次失败之后,他便赶紧进行了战略收缩,没有在继续。

手机则是另外一个半途而废的例子,2012年,周鸿祎曾经力推“360特供机”,但在特供机失败之后,他就一度放弃了手机,转而转向了智能硬件的开发。但是,物联网的爆发速度其实要远远慢于周鸿祎的预计。

“你看为了布局移动端,搜索、视频、信息流,手机,直播,360其实全都做过,但最终,却什么都没有做成,那就没有办法了。”一位叫刘小海的产品经理有些感慨,“从12年底,360就开始没方向,喊大家冲,但是谁都不知道往哪里冲。”他甚至有些心酸。2014年,雷军就已经开始作为一名布局者了。怎么周鸿祎却还要做为一名产品经理出来,自己来讲产品?

对此,外界的普遍观点是,周鸿祎不能持久以恒的坚持,毫无疑问是主要原因之一。

在做决策时,周鸿祎崇尚定位理论。他认为,创业企业所做的战略都应避开巨头。他的原话是,“既然你打不过BAT,那么你做产品的出发点,就要满足巨头没有满足的需求,而不是针对他们。”

这个战略的大方向没有错。但是在分辩什么是“巨头认为是不必做的伪需求”和什么是“即便巨头已经做了,仍需要咬牙继续突破”的判断误差,导致了周鸿祎总会在具体执行时,给外界留下频繁变阵的印象。

事实上,这样的状态早在360创办早期就已经出现过,知乎网的联合创始人张亮列举出周鸿祎在为360寻找方向时,所犯过的错误。这些决策包括,做基于 UGC 搜索引擎 ——最后被证明是伪需求;做了一个叫中国供应商的跟阿里竞争的产品 ——这是一件阿里已经做了六、七年的事情,最后也被证明是无效的。

但是—一个很大的“但是”却是——周鸿祎抓住了 360 安全卫士这一个机会,之后,所有的一切就都是历史了。而这样的经历,给了这个年轻的创业者一些不同于教科书上的另类感悟,那就是把战略的失误,拉长到一段时间来考量。“我常常跟自己说,这世界总有一些超级创业者,他们可能犯很多错误,但只要抓住一个,公司的命运就会不同。”

通常,在做决策判断时,周鸿祎的习惯是,单点突破。也就是先普遍尝试多个领域,看准切口,然后集中兵力来赌。但换个角度来说,这未尝不是360向来总想“花小钱做大事”的现实局限所致。

在很多场合,周鸿祎都对资金表现出一种渴求,在美国谋求退市之际,他在内部信中写,“360目前80亿美元的市值,并未充分体现公司价值”。在《王者荣耀》风靡之际,他暗示“做网络安全,一定不如做一款游戏一年赚得多。”类似的语录还有,“我要是像他们一样可以随意拿钱买,兜里就什么都没有了。”“我嗅着钱味就来了”“那么多庸俗的钱,我也想赚”。

“这就是为啥我觉得,周鸿祎像李云龙?”前百度经理孙玉涵语带调侃,“除了做事风格像,他还特别擅长哭穷。”(李云龙,影视剧《亮剑 》中的男主角〕

孙玉涵认为,外界太容易把360改变乏力的原因,完全归结为周鸿祎的善变。但他认为,这也得从360自身的客观条件来理解他的选择。比起BAT小米等公司的资本运作,360基本没有战略性的操作空间,根本原因就是钱少,“根本不敢妄动,也动不起。”

但这也是所有工具性产品公司在转型期面临的普遍困境。一位360的前员工回忆,2014年,他曾经为公司做了一个项目,当时大家花了一个晚上的时间穷举了360全线产品进行研究,最后却痛苦的发现,360明显缺乏移动端带量的入口。在那个时刻,他猛然意识到,这也是很多移动端项目,360根本做不起来的本质原因。

一位互联网从业者评价,在分析产品和选择市场时,周鸿祎往往会优先选择,以往自己最熟悉和最有把握的思路,这固然最保险,但移动互联网的文化差异,却使用户比以往更加口味刁钻,这一切都让360以前那一套所向披靡的产品推广策略、运营方式在移动端的效果越来越有限。

很显然,那些比周鸿祎更年轻的竞争对手们,在应对移动用户的经验上,要比周鸿祎进化得更聪明,更有现象力得多。

为了突破这种大公司在掉头时的自身局限,许多巨头会考虑通过控股的方式,与更加年轻灵活的小公司进行合作。360亦有同样的布局,但遗憾的是,许多知名的移动端项目,UC、头条、知乎、58、墨迹天气,却都最终与360擦肩而过。

“在360流量最有价值的PC时代,我们是怎么错过那么多可以合纵联合的布局?”前360投资部创办人、投资总监王翌曾在知乎专栏里,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他认为,创始人的心态是最根本的原因。以产品经理的视角看项目,周有时会既没看懂,又太自信。

事实上,对于最早期的项目,只要有一些足够的亮点,就可以去投,“周鸿祎根本不应该再去看项目的缺点,因为反正谁都会有缺点。”

而这些反常的现象,也开始让创投圈议论纷纷,自2015年起,大家的一致话题就是,“周鸿祎老了吗,到底他还行不行?”讨论的人有大公司的VP,也有投资人,甚至还有拿出周鸿祎生辰八字做测算的。

一位前360的员工说,自己有时会感到惋惜,公司明显对一些有潜力的项目,重视不够。而对一些明显不行的短期项目,又太过看好看重。

而曾被周鸿祎被评价为只会复制没有创新的王兴,则表示“颠覆性创新固然重要,但选择判断也很重要。”

事实上,一个人如果总是表现得缺乏耐心,浅尝辄止,背后是一种渴求而不得的焦虑感。

与雷军这种在创业前便受过挫折的企业家不同,周鸿祎在成功的道路上一路顺风顺水,凭借两个集大成的产品3721和360,他屡次化险为安,称人们称作是中国最年轻的创业教父,而上一个被大家这么叫得人还是柳传志。而这些无比美妙的巅峰体验,也使得从这样的经历中走出的周鸿祎,既善于冒险,又内心极其骄傲。

但这样的心态根本是把双刃剑。当一个骄傲的人,被对手不断赶超之后,他的不甘与求胜心切,很可能会滑向总想追求捷径,反而欲速而不达的怪圈。上述产品经理孙小海说,他觉得360做产品,总想借力打力,缺乏厚重。“总是恨不得一个搜索ctrl ctrl 就能颠覆百度 ,一个特供机就能打死小米,一个移动wifi就能占领智能硬件”。

而在另一方面,这几年,这些不断出错和失败的经历,又让周鸿祎逐渐从极度自信,转向持续的自我否定。在回顾自己以前的错失的时候,他常常得异常诚恳,对360的掉队表示出一种焦虑。

但这未必全是好事。

周鸿祎曾经常常跟员工灌输的理论之一是,只要你在一个点上持续做,你就会有机会。但很多关键时刻,连他自己也没有坚持这句话。据一位熟悉周鸿祎的360人士描述,以前,即使大重兵压境,周鸿祎也会面不改色抄家伙,而现在,这名之前总敢与敌人正面进攻的战士,开始变得顾虑重重起来时。每次遇到困难,他就会想,敌人太厉害,还是采取迂回战术吧。但可能,这一次他踢到的只是一块铁板。

“他总是想,是不是自己错了。”说这话的时候,上述人士一脸惋惜。”但其实有时再狠踢两脚,再坚持一下没准就过去了。”

孤独的老板

第一次去周鸿祎家做客的人,都会被他的那套豪华的家庭影院所震撼。周鸿祎是音乐HIFI和影视AV双料重度发烧友他用的是专业电影院里的那种投影仪,为了去除噪音,他甚至还给它专门造了一间大屋子,用来安装风箱。

他喜欢一个人窝在黑暗里看电影。那些他喜欢的电影画面,大多带着枪炮火光的背景声。《杀手不太冷》的一个人单挑特警队,《黑客帝国》里的男女主角满身武器冲进大楼,《生死狙击》中狙击手伏击武装车队……

在影视剧中,这些孤单英雄们往往能够凭借一己之力,化解惊天危机,但现实中的创业,却绝对不是个人单项项目。

周鸿祎可能是中国最孤独的老板,在他的自传《颠覆者》上,俞洪敏给他的书中序里写道,“一个自我驱动型的人,一个脾气急躁且难以捉摸的人,一个孤独的人”。

周鸿祎不是一个成功的管理者,360也不像BAT三家各曾有过群星璀璨的二把手,事实上, 自傅盛被逐出之后,360就在也没有出现过任何一位明星员工。而对于沟通这门基本功,周鸿祎想了半天,最后用了“情商低”来形容自己,比如,他说自己很长时间,都格外相信乔布斯的说法:A级人才是不怕挑战的,但后来一顿琢磨,才想明白“我用那些去对待自己的办法,去对待别人,显然是错的。”

在过去的几年内,周鸿祎都扮演着一个激烈、极端化的管理者形象。一些员工回忆雅虎总裁时期的周鸿祎,因为看不惯,他会要求中国员工写邮件用“美国国骂”表示抗议。

傅盛回忆周鸿祎教给自己,为了产品,可以见佛杀佛。“但当我自己开始这么做的时候,周鸿祎却把我给灭了。”而做为对比,雷军却对傅盛说,“你是一个比你自己认为的要强的人。”傅盛说,这一句话,让他一辈子感念至今。在360离职时,他在给周鸿祎的离职信中写道:士为知己者死。

从这几处细节上,由此可看,周雷两种不同性格所造成的不同管理风格。

一位前360的员工说,狼性文化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360培育了的大量的优秀员工,最后都输出到了其他公司。从这家公司的人员变动上,看上去也是如此——这几年,除了傅盛,包括CFO姚珏、公司副总经理曲冰、coo陈杰、首席商务官杨超等。360的高管开始频频出走。截至2018年年底,陪同周鸿祎一起实现借壳上市的7位高管只剩下两人。

“我过去其实不太琢磨人性。”这位360的灵魂人物,曾经喜欢用“土鳖创业”这类词汇形容自己,好处是这种一肩抗的奋斗精神,曾让360一举成为中国冲劲最足的公司,但坏处是,他身上后来展现出的更多民营企业家的管理风格。比如强领导力,比如亲历亲为,比如总是冲杀在市场的第一线。

2015年,一位署名“邱秋”的360智能硬件中心离职员工在虎嗅发文说,360有很多最后做到一半,甚至是快量产的项目,都会被叫停,最后追究原因,这些项目是被老板叫停的,因为“周鸿祎什么都要管。”

一位CEO在观察几家公司时,曾经说过一个观点,他说,周鸿祎的“学生”傅盛曾说,微信的出现就是个意外,但他认为,偶然性中其实有必然。他拿两家公司做比,在腾讯,尽管马化腾、刘炽平、张志东、熊明华这些高管有不同的性格。中间也会有PK,但是,也却是能一直多元,包容,互补。而这一点其实在360中是少见的。

这位CEO认为,在新的商业竞争的故事里,张小龙VS马化腾的组合,应该被赋予更多全新的意义。那就是,给更加进步的互联网人树立了真正的榜样和信心,让一直倾向于山寨、照搬、和恶性竞争的人知道了什么叫真正的好。“这是一颗火种,它可能推动公司内部的新文明。”

这几年,周鸿祎对自己的反思也有很多,这其中,最根本的改变是,他开始反思的性格,他说,自己内心一直知道,自己跟马云是有差距的。马云可能不如自己懂技术、懂产品,但是他可能更懂领导力,更懂人性。所以才可以驾驭更大的事业。他甚至为此感到困惑,“我自己要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我是继续做行业里的第一产品经理?还是说要改变我自己?”

到今天,这个问题周鸿祎依旧没有知道答案。

程苓峰说,当人的第一条能力曲线到达瓶颈时,另一条曲线就开始了。这就是性格曲线。他说,人总是在意识到自己能力的瓶颈时,才会反思自己的内核。就像雷军,就像如果没有07年辞职后的一段沉潜期,就不会有后来的小米。“那么周鸿祎呢?会不会将来也会在性格、世界观、基本姿态上与以往有了不同?“

有人说,昔日的环境,成就了奋勇好胜的周鸿祎,但那样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回。但是它毕竟展示了中国互联网最好的一面——新旧交替。如今,新的小巨头张一鸣正带着今日头条在信息流上无往不利。而此时摆在周鸿祎面前更难,也是更重要的任务:他能否带领着这家曾经获得历史眷顾的企业,度过低潮,他能否摆脱别人的评价、和内心的胜负欲、恩怨、打碎过往的路径依赖,完全出自本心的做事?

事实上,这位昔日的CEO看起来也没有那么容易认输。如今,360的一部分重心转到了企业安全。这是一个空白地带,在这个领域,像360这么大体量的公司目前还没有。“移动互联网的时代,有些企业没有找准自己的定位。但在人们更重视自己信息安全以及隐私保护时,360会不会重新崛起?

这名CEO问自己。“比如移动互联网的下一个时代,5G或人工智能时代?”

理记预言璩静离职后会入职周鸿祎的360,因为她是个旺财

近期深陷舆论风波的百度副总裁璩静离职了,很多人都在猜测她的下家会是哪家公司。

著名调查记者理记认为璩静会去360或类似规模特点的公司,璩静的风格不适合百度,很适合360,因为她是个旺财。

今天早上周鸿祎就百度副总裁的事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企业通过个人IP做短视频的方向是对的,遇到的挫折就当是交学费了。

周鸿祎没有评论璩静的对错,他肯定了这个方向是对的,看来璩静入职360的门并不是完全关闭的。

01

网友:周鸿祎不可能要她,她那种类型和周是八字不合,在他手下走不了三个回合就会被怼死。

02

网友:没有这样规模的公司会要她。一个新闻争议人物会给公司经营带来不确定性!

03

网友:好公司的老板应该都会请她离开吧。她公开说不在意同事,如果还用她,就等于老板承认自己也是这样的人,不利于团结大多数啊。

04

网友:她的问题不是守还是旺,而是根本不能当家丁,适合送外卖。你非得让她当家丁,你家也得卖。人家自己也明白,本来想当网红,也没玩好,这能力。

05

入职360会抢周鸿祎的风头,一个公司不允许出两个网红。

06

给企业声誉、社招校招、人员替换成本造成这么大影响,还旺财吗?

07

感觉她是特意说的,每一个点都踩在大众敏感的点子上,制造话题,赚足流量。

08

这场风波百度是最受伤的。

09

那个公司注册资金只有1万元,不一定真干的。如果有机会,入职大公司挣得很多。

10

主要是太高调了,怎么做一回事,怎么说是另一回事。

朋友们, 你们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相关问答

如果国产手机都用鸿蒙系统话?会怎样?

针对系统方面,我觉得别抱着这么乐观的心态,虽然鸿蒙系统的确很牛,这两年华为的崛起也的确很厉害,但是在软件领域,很多做程序开发的人都知道,很多组件和开源...一...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