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历祭 赵运涛:春节——历法与神秘“禁忌”的破解
赵运涛:春节——历法与神秘“禁忌”的破解
“春联”一词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古代过年一个重要的民俗活动就是换“黄历”,“黄历”本是“皇历”?民间流传的“黄历”中,有很多迷信的“吉凶宜忌”,其背后的文化逻辑是什么?《红楼梦》中宝玉挨了贾政的打,贾母说他是星宿不利,过了八月,才许出二门,这体现的是“黄历”中哪种民间俗信?《西游记》中唐僧取经出发前,唐太宗命人给他选了一个吉日,即某日为人专吉星,堪宜出行远路,这又体现的是哪种民间俗信?“老皇历”是什么的代称?我们常用的干支纪年“丙戌年”“丁亥年”是从正月初一开始算起的吗? 关于春节的起源,有腊祭说、巫术说、鬼节说,等等。春节期间的民俗事项经过千年的文化沉淀生成了许多象征性的文化符号,如年夜饭、拜年、春联、门神、年画、窗花、“福”字、灯笼、爆竹,等等。我们最熟悉的大概就是贴“春联”了,“春联”起源于桃符,到了宋代,桃符逐渐由桃木板改为纸张,一般用吉祥的红色纸张。明代初年朱元璋大力提倡民间贴对联以迎春,因此称为春联。明末清初陈尚古《簪云楼杂说》曰:“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始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经过帝王的提倡,过年张贴春联的风气日盛,这一习俗与叫法一直延续到现在。清人绘《卖春联》。图上题写:“此中国卖春联之图,此系能写大字之人,年底无事,用桌一张,备下纸笔墨砚,沿街摆摊,书写对联卖之。”春联分上联和下联,一般上联以仄声字结尾,下联以平声字结尾。横批从左右哪边读起,哪边就贴上联。春联根据贴的位置,又有很多不同的叫法:贴在门楣的横木上的叫“横批”,贴在两边门框的叫“框对”,贴在门板上端中心部位的叫“门心”,贴在家具、影壁上的正方菱形的叫“斗斤”或“门叶”。此外还有一些“春条”,如“白虎大吉”贴在石头上,“井泉龙王”贴在水缸上,“树大根深”贴在树上,“五谷丰登”贴在粮仓上。其他的“春条”还有“春色满园”“抬头见喜”“出门见喜”,等等。清人绘《万国来朝图》局部。图中有门神与春联,满族人的春联是白色的,入关后,一般老百姓汉化,用红色的春联,但宫廷依然以白色为主。黄历中“吉凶宜忌”的来历
古人过年,实际在正月初一之前就开始了。每到年底,就会有各种充满年味的民俗活动,而其中千家万户都会做的一件事就是更换“黄历”。我们现在常提到的“黄历”,实际上在古代叫“皇历”,辛亥革命以后打倒了皇帝,才把“皇历”改写成“黄历”。虽破除了封建权威,但在民间,又与传说中的黄帝历混为一谈。1912年南京临时参议院决定中国实行阳历与去除了黄历中迷信成分的阴历并行的制度,按阴历进行农事活动和过传统节日,按阳历进行政治活动和新节日纪念,阳历即公历下附星期,阴历即农历下附节气,这种“新旧二历并存”的日历一直影响到现在。中国古代特别重视天文历法,因为它关系到农业生产。《尚书·尧典》记载尧即位后制定了新的历法,“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而后羿射日,天上出现十个太阳的说法,则是历法乱了的体现。古代新王朝建立后,往往第一件事就是改“正朔”,“正”指正月,“朔”指初一,即确定哪个月为岁首,以表明自己得天时,是天命所归。据说夏代以农历正月为第一个月,商代以农历十二月为第一个月,周代则以农历十一月为第一个月。楚帛书以及秦简《日书》为现今可见较早的历书,而汉代的《太初历》是中国有完整资料的第一部传世历法,它沿袭夏历,以正月为岁首,并且将中国独创的二十四节气分配于十二个月中。我们现在所用的农历或称夏历,就是以《太初历》为基础的。清代徐扬绘《日月合璧五星联珠图》局部。乾隆二十六年(1761)正月初一,观象台钦天监测到“日月同升,五星联珠”的天文异象,据说这是“海宇晏安,年谷顺成”的预兆。
在古代,历法就是统治秩序的象征,因而受到统治者的高度重视,不仅设置管理天文历法的机构,还不断组织学者对历法进行更为细致的完善,如唐代的《大衍历》、元代的《授时历》等。根据历法排列年、月、节气等,以供查考的工具书被称为历书。前一年年底,朝廷会选定一个日期,颁布下一年的历书。如清代,每年十月初一,朝廷就会向天下颁布次年的历书,用于指导百姓的生活。《燕京岁时记》记载:“十月颁历以后,大小书肆出售宪书,衢巷之间也有负箱唱卖者。”目前所见,唐代太和九年(835)已有木板刻印的历书出现了。因为历书是由朝廷颁布的,所以人们又将它称为“皇历”。朝廷的“皇历”不仅有这一年的历法,还有风水、禁忌等。先秦以来,择日与风水也是历法的一部分,不论祭祀、移徙、嫁娶、丧葬、出行、上官赴任、修造动土,乃至洗发、沐浴、裁衣,都要先择吉日而后行。王充《论衡·讥日篇》说:“世俗既信岁时,而又信日。举事若病、死、灾、患,大则谓之犯触岁、月,小则谓之不避日禁。岁、月之传既用,日禁之书亦行。世俗之人,委心信之;辩论之士,亦不能定。是以世人举事,不考于心而合于日,不参于义而致于时。时日之书,众多非一。”在古代,有一段时间,干什么事都有专门的择日书,还没有和皇历混在一起。如专门讲祭祀吉凶的《祭历》,专门讲丧葬吉凶的《葬历》,专门讲洗澡吉凶的《沐书》,等等。随着皇历的流行,人们才逐渐在一本历书中将择吉日、易学、星相、阴阳五行等与历法结合起来。我们常见的黄历中的“吉凶宜忌”,其制定依据是什么呢?第一,根据五行、天干地支,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数术文化中最基本的符号,也是“择吉”的主要依据。天干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干和十二支,单对单,双对双,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每一天也对应着一个基本单位,如甲子日,后面就是乙丑日。此外,人们又将天干与五行对应,如甲乙属木,丙丁属火,戊己属土,庚辛属金,壬癸属水;将地支与五行对应,如亥子属水,寅卯属木,巳午属火,申酉属金,辰戌丑未属土。五行又是相生相克的: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于是就又形成了天干与地支的相生相克。古人认为如果是“干生支日”,那么就是“上吉”,如庚子日,天干“庚”五行属于金,地支“子”属于水,金生水,这一天就是大吉;如果是“支生干日”,就是小吉;如果是“干克支日”,就是小凶;如果是“支克干日”,就是大凶。第二,根据二十八星宿来择吉。古人将天上的二十八个星宿分成四方:东方青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又将二十八星宿分为十四个吉星,十四个凶星。最初是根据天象位置,如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寅位的时候,正好指在“角”星上,寅月就是正月,是干支历中的第一个月份。古代干支历法以甲子年为开头,六十年一轮回,所以“甲子年”的正月初一便为“角”星当值,那么,正月初二就是“亢”星当值,正月初三就是“氐”星当值,依此类推。古人发现,当危宿当值的时候,天灾人祸就特别多。就靠着这样的“大数据”总结,形成了星宿的吉、凶,也就形成了每日的吉、凶。清人绘《危日燕坚镡》。危是二十八星宿之一危宿,日是七曜之一,燕子是与星宿相配的二十八种动物之一。后来二十八星宿又逐渐神秘化,每个星宿成为了“神煞”,有了自己值班的日子。如果这一天恰好是某吉星神值班,那就是吉日了。《红楼梦》第三十六回中宝玉挨了贾政的打,贾母说“他的星宿不利,祭了星,不见外人,过了八月,才许出二门”,这正是把宝玉挨打与星宿吉凶联系了起来。第三,以“建除十二值”作为吉凶的依据,这也是最常见的判定“宜忌”的依据。古人定了十二个字,轮流值日,周而复始,即建、除、满、平、定、执、破、危、成、收、开、闭。《淮南子·天文训》说每年从立春后第一个寅日起为“建”日,后面就是“除”日,依此类推,循环往复。每一日人们又不断加入一些认为吉凶的人事。如“建”日一般主吉,可以祭祀神灵。“除”日有“除旧迎新”的意思,大吉,故很少有不宜之事。“满”日,旧书云:此日只宜祭祀、祈愿,其他均不吉利,特别是赴官上任、婚姻嫁娶等不宜取用。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祖先已经是圆满之人,所以宜祭祀,而去求官或者结婚都得有空缺才行,这一天既然位置满了,就不容易成功。其他的字也都有其延展的意思,如“平”日,此日表示平平,对于老人来说平平安安就是福,对于奋斗的年轻人来说则未必是合乎心意的好日子;“定”日适合干能固定下来的事情,如定协议;“执”日则适合干执行力强的事情,如建房子、植树;“破”日不可以做任何事情;“危”日可以攻击盗贼;“成”日可以计划事项、办理大事情;“收”日可以买卖、娶妻;“开”日可以拜见上司;“闭”日可以开掘池塘,等等。古人就这样根据每天不同的字的意思,形成了今天干什么吉利,干什么不吉利的“宜忌”了。道教还有观星择日的依据,认为天上有九星:妖星、惑星、禾刀、煞贡、直星、卜木、角己、人专、立早。这九星也是有吉有凶,每日有一星值班,轮流反复。《西游记》中唐僧取经出发前,唐太宗就命人给他选了一个吉日,“有钦天监奏曰:‘今日是人专吉星,堪宜出行远路。’”此外,人们某天干成了某事,于是就渐渐形成了某日适合干某事的惯例,这也是“宜忌”来源的一种。再有,原来专门研究某日适合干某事的书,以及民间的一些说法,也渐渐与天干地支形成的吉凶结合了起来,如民间流传的《彭祖百忌》就讲了一些日常禁忌,这也是黄历中“宜忌”的依据之一。因为各个地方制定吉凶宜忌的根据不同,也就出现了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说法。从根本上来说,这些都是封建迷信。到了后来,更是不良市场竞争下一些人的故弄玄虚罢了。皇历是百姓日用之物,市场需求极大,民间出现大量私自刻印的现象。为了市场销量,民间人士又在皇历中大量加入自己理解的民俗中的禁忌及趋吉避凶的相关规则和内容,并称其为“秘传”,或某某仙人、名师的嫡传,等等。这实际都是利用了民间业已形成的看日子出门的习惯。因皇历每年都不一样,一年一更新,如果拿着去年的皇历来查今年的历法,肯定不对,于是“老皇历”就成为因循守旧的代称。民国八年《营业写真·卖历本》,写有“历本也须改花样”等字样,体现的是人们对多种形式历本的审美追求。
如今电子产品越来越普及,用挂历以及黄历的人越来越少了。过去在新年伊始时,几乎家家都会换上一本封面上印着财神的黄历,这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当然,现在在一些地区,如台湾、香港依旧有使用黄历的习惯。这些黄历,内容依旧很丰富,最基本的是公历、农历和干支历三套历法,还包括二十四节气与星期,日常禁忌、诗词歌赋、风土人情、妙语箴言,等等。黄历中的内容虽然有的属于封建迷信,但作为一种符号系统,反映的则是中华民族的择吉文化。摈除其中的迷信因素,老黄历中又包含着很多艺术性的作品,因而至今在民间还活跃着收藏老黄历的活动。总之,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有着诸多的风俗习惯,除了我们熟悉的贴春联,换黄历也是节日标志性活动之一。但要说明的是,黄历中的干支纪年方式,如“丙戌年”“丁亥年”,实际都是从立春算起的,而非农历正月初一。举个例子来说,如果去年是狗年,今天正月初一了,农历新的一年开始了,但还没有立春,那就还是狗年,过了立春才是猪年,也就是说,如果恰好有人立春前出生了,那么他的属相就是狗,而非猪。当然,因为春节与立春时间相距很短,也可以根据个人的偏好选择属相。
摘自赵运涛著《符号里的中国》,中华书局2021年7月出版,有删节
一文说透祭神仪式、祭神文疏
作为向神灵祈福消灾的传统礼俗仪式——民间祭祀,其中又以敬神、拜神最为原始和最具代表性。逢年必祭,过节必拜,成为民间祭神约定俗成的规矩。“祭神文疏”在民间祭神仪式中实际上充当一种“通神器”。
一、前言
诸神信仰是民间信仰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中国民间信仰的强烈功利性,显示了诸神信仰不但是精神的需要,更是物质的需要。
他们寄托着人们的愿望、幸福和慰藉。在今天,有很多的神明崇拜迷信色彩已经淡化,而成为一种吉祥、和谐、美满的符号和象征。
除了年节性的神祗祭拜外,乡民们还会自择吉日 “宴请”某些神祗,以祈求神祗庇佑。在这些群体性或自发性的祭神仪式中,“祭神文疏”(注:当地“疏”通写为“书”)的使用是一件格外引人注意的现象。
二、民间“祭神文疏”概况
文疏又称“表文”,最早源于道教法会活动,多是祈福、超度的内容。
过去,在寺院举行法会时,将信众于此法会所作的功德,书写于红纸或黄裱纸上,用以向诸佛菩萨表白者,称为文疏。
受道教影响,后来民间拜天、祭神等祭祀仪式也会升疏打表,遂成为一种习俗。
每年,在某些特殊的节日或祭祀仪式中(例如祭宅神、请仙客等祭神活动),除去祭祀活动中以下几个因素:
一、明确的祭祀对象(神祗)。
二、主祭人和参加祭祀的人群(主办人)。
三、一系列的祭祀程序。
四、进行奉献,主要为神提供的衣食所需(贡品)。”
另外的必需物品就是“祭神文疏”。
祭神文疏一般由村里有文化的老先生在红纸或黄裱纸上书写,说明整个祭神仪式的前前后后、来龙去脉,并且不同的祭神仪式使用不同的文疏,一般在请人书写前言明。
在祭神仪式中没有“祭神文疏”的祭祀,是不足以达到通神的祈祷效果的。也就说,“祭神文疏”在整个祭神仪式中,起到通天达地、沟通人神的媒介作用。
实际上,“祭神文疏”是一种纸质平面的“通神器”。只不过此“通神器”较宗教祭祀过程中的特定祭祀法器更加抽象和精神化。
三、祭神程序
“祭神文疏”作为纸质书面内容,在很多文字内容上对祭神活动有了界定。例如,祭祀神祗,祭祀时间,祭祀地点,主祭人,祭祀场所,祭祀过程等。
关于祭祀神祗。
民间信仰的神祗,范围相当宽泛,它既有天地万物人格化了的自然神,也有传说故事中凭空臆造出来的神,甚至还有社会异人得道成仙的神。乡民不重视神灵的系统归属,根据需要可以改造旧神,创造新神。
许多神祗历史面貌模糊,祀职含混不清。主要祭拜的神有:
(1)天地神:“民间普遍信仰的主宰万物的大神,谓之“天地三界十方万灵真宰之神”。它既无庙宇,也无塑像、画像,茫茫天地间却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百姓常年祭拜”。
(2)玉皇:或称玉皇大帝,原是道教神祗,地位并不高,而民间认为它是天庭诸神的最高首领,正月初九是玉皇生日。
(3)山神:当地每年六月六祭山,现一般在村里摆祭。
(4)土地:指“土地爷爷”、“土地奶奶”,土地庙比较简陋,收容羁押新丧的鬼魂,二月二日祭拜。
(5)灶神:俗称“灶王爷”,即“东厨司命”。主要是腊月二十三辞灶,在圈里乡是常年供奉。
(6)井神:春节后第一次挑水时要烧纸祭井,也可在正月初十“石头生日”时祭拜。
(7)路神:主宰行车安全之神,现在和祭车一并进行,祈求人车平安。一般在购买车辆时和正月初祭拜。
(8)宅神:“张士闪先生所著的《中国艺术民俗学》中称之为家院神。是指人们供奉在家宅之中的神祗,主要有门神、灶神、财神、井神和厕神等。”
关于祭祀时间。
有些神祗祭祀需要特定的时间,有些不需要。这个视具体情况而定。
在民间,特定祭祀时间主要是:
(1)正月初一:主要祭拜天地神,灶神,财神,祖先神等。
(2)正月初五:破五也称“五马日”,送家堂。
(3)正月初八:“转八日”,近年来主要祭路祭车。
(4)正月初九:玉皇生日。
(5)正月初十:俗传石头生日,祭石头神。“泰山石敢当”是灵石崇拜的特殊形式。
(5)清明节:祭祖。
(6)四月初八:浴佛节,讲究的香客到东镇沂山上香,东镇庙的四月初八也是当地祈雨之日。
(7)六月初六:祭山神。
(8)七月十五:鬼节,祭祖。
(9)腊月二十三:辞灶、祭灶神。
(10)除日:腊月最后一天,请神,请家堂。
随时可以祭祀的神祗有财神、宅神、仙客等,这些神主要包括一些日常家神,祭祀时间一般由主家适时决定。
关于主祭人。
主要是祭神活动的主办人,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
在中国,家庭是社会构成的基本单元,有些祭祀活动可以在家庭内部自主完成。而乡土社会的家族、村落等概念致使很多祭祀由群体共同完成。
在“祭神文疏”上,主祭人的名字将被一一列出。
关于祭祀场所。
祭祀场所多种多样,既有户内的祠祭、家祭,又有户外的野外祭祀等。
在农村,乡民充分发挥他们的智慧,将更多的祭祀场所用于生活实践。
户内有庙宇、祠堂、庭院、家屋、火塘等,户外有大路、河边、宽阔空地等。
关于祭祀过程。
在祭神活动的举办前,主祭人都有一个通盘考虑和准备,民间祭神一般分祭神前、祭神中和祭神后三个部分进行。
祭神前:
(1)确定祭祀日期:除有固定时间祭拜的神灵以外,如需祭祀一般先通过自己或明白人择取黄道吉日,在民间兴“看日子”。“黄道吉日”,泛指宜于办事的好日子。旧时以星象来推算吉凶,谓青龙、明堂、金匮、天德、玉堂、司命六个星宿是吉神,六辰值日之时,诸事皆宜,不避凶忌。
(2)备写“祭神文疏”:确定好时日后请先生书写“祭神文疏”,主祭人必须跟文书先生言明请哪路神家(祭祀目标),因为不同的神祗祭拜,文疏有所不同。有时文书先生为防备主祭人没有确定好时间,会把时间部分空出,让主祭人自己补写。
(3)叠纸锞、纸元宝:每逢祭神,乡民会为各路神家准备充分的钱财,从着手筹办祭神活动就开始叠纸元宝(材料有金箔纸、银箔纸、黄裱纸等),有些人家常年有空就叠以备不时之需。纸元宝叠好摞好放着,等用时再撑开。
(4)准备酒菜、果品等贡品:民间祭神场面上一般都用鸡鸭鱼肉,圈里乡的供奉肉食一般油炸,肉食之上放一绺鲜菜叶。另备果品糕点等,一般凑够八样或十样,每样一碗(盘),多取吉祥数字。
(5)其它的祭神物品:主要包括桌椅、酒具、茶具、鞭炮、香等其它祭神用品。
祭神中:
(1)摆席:一般用八仙桌摆祭,另配有八个椅子,桌上的酒茶用具都用八个。摆好桌椅后再摆桌上贡品,有的坐南朝北,有的坐北朝南摆放。
(2)请神:酒席摆好后再点燃香,燃香标志着祭神仪式正式开始。再将“祭神文疏”正面压在祭桌正前方,呈飘摇状。
(3)摆祭:请神完毕,然后进行倒酒倒茶,请所请神家赴宴坐席。主祭人在桌前左右忙活,像现实酒席的服务生一样,为神家服务。摆祭大约持续半小时左右。
(4)祈祷:祈祷这一环节是祭神仪式的核心内容,反映主祭人的求神目的。在乡意识中,只要把神祗伺候好,便会保佑主家平安祥瑞,有求必应。主祭人会把该说的好话、该求的事项一并说完,有些口才不好的乡民会请神婆或会说的邻居助阵,如果念上一段佛词效果更好。
(5)宣读“祭神文疏”:宣读文疏是文疏祭神的一大特色,并不是把“祭神文疏”摆好就行,而是要在祈祷完之后有主祭人宣读。乡民认为,书面祭辞和语言表达结合,其通神效果更佳。因此,宣读文书不可或缺。
(6)祭奠:再次祭奠神祗,祭酒、祭水、祭奠祭品一一进行。
(7)焚烧纸锞和文疏:祭奠完毕,把所有的烧纸、纸锞、纸元宝和文疏一并烧掉,直到钱财烧尽。至此,祭神主体仪式结束。
祭神后:
(1)鸣放鞭炮:鸣放鞭炮增加喜庆气氛,象征红火与兴旺,也意味祭神仪式是件大事。
(2)叩谢:一般主祭人全家在祭桌前一一叩头致谢,一般叩头三次,这是对神祗感激的一种表达方式。这与“祭神文疏”的书面叩谢是一致的。
(3)送神:民间认为,各路神家是有居所的,在请神祗们赴宴完毕,还要把各神送走。另外,这也合乎人间礼仪规范,毕竟祭神本来就是讲究礼仪。
(4)撤祭:祭神仪式最后一道程序,撤祭表示本次祭神仪式结束。
四、“祭神文疏”的文本
“祭神文疏”在民间祭神仪式中的长期使用和发展,因时间和空间的不同,加之部分人为因素,导致乡民使用的文疏文本或多或少有些出入。只不过,由于其主旨性的祭祀对象和祭祀目的是相似的,相互模仿和借鉴的过程中也会形成一定的文疏使用规范。
祭神文疏样本1:
祭宅神文疏(红纸或黄裱纸,竖行改为横行)
山东省XX县XX乡(镇)XX村信人XX
喜逢良辰吉日,备足纸码香锞一大宗,美酒、鲜鱼、鲜肉、鲜鸡、鲜蛋、鲜菜、茶饭、贡献一桌,敬祭宅神。以灶君老爷为首的宅神、财神、喜神、福神、贵神、门神胡爷、炕前妈妈、灯官菩萨、抱囤神、床头神、赠福神、送生娘娘、青龙、白虎、串宅老母、天静小姐、洋沟巫道等有关神家前来一同入席赴宴。宴后保佑俺全家老少、子孙后代,人财双兴旺,四季发财源,各行各业都兴隆。四路进财,八方进宝,一帆风顺,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叩之。
公元XX年XX月XX日
附念佛唱词:
烧上香,拜三拜,拜拜全神俺起来。一保俺人财双兴旺,二保子孙后代双贵全,三保俺学生学习好、长大成材考状元,四保俺买卖发财源,五保俺各业都兴隆,六保财源进俺家,永存万万年。
注:宅神,主要指人们供奉在家宅之中的神祗,主要有灶神、门神、财神、井神和厕神等。其中,圈里乡民将灶神列为宅神之首。
祭神文疏样本2 :
请仙客文疏(红纸或黄裱纸,竖行改为横行)
山东省XX县XX镇(乡)XX村信人XX
喜逢良辰吉日,备足纸码香锞一大宗,美酒、鲜肉、鲜鱼、鲜鸡、鲜菜、鲜蛋、茶饭贡献一桌,敬请仙客。以山仙、路仙、桥头仙,庄头仙、串宅仙、抱囤仙,保驾仙、顺河仙、上八仙、中八仙、下八仙,四大山仙一同前来赴宴,宴后永保俺全家老少一年四季永保平安,一帆风顺,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叩之。
公元XX年XX月XX日
祭神文疏样本3:
祭路祭车文疏(红纸或黄裱纸,竖行改为横行)
山东省XX县XX镇(乡)XX村信人XX
喜逢良辰吉日,备足纸码香锞一大宗,美酒、鲜肉、鲜鱼、鲜鸡、鲜菜、鲜蛋、茶饭贡献一桌,敬请车神车仙、铁头老师、铁公爷爷、开车师傅、维修机师、山神山仙、路神路仙、桥头仙、桥头姐、庄头神、庄头仙、土地老爷、河伯巫道、财神、喜神、福神、贵神、青龙白虎等众位神家和仙师们一同前来赴宴,宴后永保俺全家老少一年四季出入平安,人才双兴旺,四季发财源,百业兴旺,四路进财,八方进宝,一帆风顺,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叩之。
公元XX年XX月XX日
附念佛唱词:
这辆大车沉又沉,开车坐车有福的人。左边金、右边银,当中装着聚宝盆。四个车轮四只宝,开到哪里哪里好。四个车轮四只船,开到哪里也顺便。地公老母托的平,开到哪里也顺行。车斗就是元宝盆,一对凤凰来垒窝。地公老母保的全,保的全家万万年。车轮一响、黄金万两,方向盘一转、赚回您家九十九万,弥陀佛。
注:路神车神,主管路途行车安全之神。在近年来被格外重视,这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机动车辆的激增不无关系。最初,祭路与祭车分开进行,现在,二者大多同时进行。
建议收藏,以备不时之需。
相关问答
黄历 今日忌 祭 神,这个和拜佛拜菩萨冲突吗?是一回事儿吗?拜佛、菩萨没时间限制,任何一天都可以礼拜。不会与神冲突的。佛、菩萨早已出离六道了,神依然在六道中。拜佛、菩萨没时间限制,任何一天都可以礼拜。不会与神...
祭 车属于 黄历 中的哪一种?是祭祀,祈福或者其他? - Leyaparis...就是传统的祭祀,求赏分。过年结婚过妇女和官方能股份
祭 车属于 黄历 中的哪一种?是祭祀,祈福或者其他? - 赵梦个菲...过年结婚过妇女和官方能股份就是传统的祭祀,求赏分。
新房装修如何简单 祭拜 ?-楼盘网[最佳回答]先把它装修进行一个简单的祭拜,应该是每个地方都可能会去做的事情,比如我们河南这边的简单祭拜方式就是提前将米呀,面啊,水果呀等等都准备好,然后在...
龙抬头是几月几号2023?2023年二月二龙抬头:2023年2月21日,农历二月初二,星期二。龙是神话里生活于大海中的神异生物,司掌行云布雨,常用来象征祥瑞。自古以来,人们在仲春“龙...由...
坐在太阳下,眯缝着眼睛翻,哪天宜婚嫁,哪天 祭 神,哪天祭...[最佳回答]19.家家户户备齐年货;掸尘以迎接新年的到来;过年时可以让孩子们野野的;卖唱的人喜唱新年曲。(2分)20.一是从进入腊月起,人们便开始着手为年...
春节故事及来历?新年起源于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活动。古人最原始的两种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古人深信神灵是万事万物的主宰,认为天地神灵以及祖先神灵左右着人...
人死后办葬礼有什么意义?我是民俗爱好者,我来回答这个问题。“世间之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不是小事。”生死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现实。中华五千年的文化传承中,葬礼作为一项广泛而完整的民...
新年是怎么由来的?新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的岁首祈年祭祀活动。古人深信神灵是万事万物的主宰,认为天地神灵以及祖先神灵左右着人们的生活和命运。因此,古人非常重视信仰...
如何 祭拜 天地 - 150****7802 的回答 - 懂得我会,只是不知道你信不信,天三炷香,地三炷香,地香下三寸,天香长三寸,摆上水果,酒九杯,在院子祭祀就可以仪式的第一项是迎神,燔柴炉内升烟火,表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