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黄历查询历史 倾听青未了|“老黄历”的前生今世
倾听青未了|“老黄历”的前生今世
□作者 袁凤
岁末年初,年老的父母再三嘱咐不要忘了买份日历回家,几十年的老习惯,日历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日历其实是一种笼统说法,按照内容和使用方式,可以分为日历、月历、年历、黄历以及台历、挂历等等。作为一种记录时间信息的出版物,纸质日历已逐渐淡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中国的历法已有几千年历史,历史和考古学者发现,3000多年前中国就有甲骨文记载的历书,或者说是类似于历书的东西。
真正的历书产生于唐顺宗时期,有12册,每月1册,一天一页,记录日月、国家大事和皇帝言行。因为历书事关老百姓的农事和生活,非常重要,所以要以朝廷名义编制,并由皇帝亲自审定后才能开印颁行,这也是历书被称为“皇历”的由来。当然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宋太宗赵光义每到岁末都要赐给文武群臣和皇亲国戚一本历书,以示朝廷对历法的重视,因为这个缘故,所以历书就叫“皇历”了。两种说法,相差100多年,事实究竟如何,在此姑且不考。
古人经常使用的历法有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和鲁历,其中使用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当数黄帝历,久而久之人们就将其简称为“黄历”。
皇历和黄历内容一样吗?两者又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
由朝廷颁行的皇历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只是对四季节气、天气、气象、农事、生肖和日期的一个大纲性记录,而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地理、民风民俗各异,所以正统皇历很难兼顾各地的不同情况。在这种背景下,便出现了民间的黄历。
黄历的主要依据大都来自皇历,但在形式上更加民间化、民俗化、实用化,从某种意义上说,黄历是对皇历的补充和扩展。为了迎合老百姓的需要,黄历在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地增加了一些吉凶、忌讳、择日、星相和卜卦的内容,如某月某日“宜婚嫁,宜搬家,宜出行”等等。这种风气愈演愈烈,黄历的内容也更加丰富,成为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指南针,衣食起居、红白公事都要查黄历。但黄历是根据当年节令编写的,只能一年一印,前一年的黄历到第二年就没有用了,所以查过去的老黄历是没用的,这又产生了“不能看老黄历”的俗语。
宋代以后,由于印刷术和造纸术的应用以及普及,官印皇历多达数百万册,成为官府的一项重要收入。与此同时,民间私自印制的黄历也因切合老百姓日常生活,浅显易懂,所以更受欢迎。当时虽然有不得私印历书的律例,但屡禁不止,黄历在民间广为流传。清嘉庆年间以后,朝廷不再禁止民间刊刻历书,许多书坊纷纷以自家堂号编印、翻印黄历和皇历,据《燕京岁时记》记载:“十月颁历以后,大小书肆出售宪书,衢巷之间亦有负箱唱卖者。”从此,历书在民间更加普及。
辛亥革命后,虽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公历,但农历在民间依然盛行。已经没有了皇帝,所以“皇历”也就正式更名为“黄历”,一直沿用至今。
清末民初以来,随着西方文化的进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上海滩兴起了一种集日历、年画和广告于一体的新生事物——月份牌。
据《老月份牌广告画》记载:“老月份牌广告画,是我国近代最早的现代商品海报。它发源于二十世纪初期的上海,随着当时洋商经济进入中国社会而逐渐发展、流行……这类商品海报最早由洋商引进使用,用以促销外国商品,而后一般商家行号亦普遍运用,作为商品附赠品,以讨好顾客。而它之所以称为‘月份牌广告画’,主要是因为海报在发展初期多附印月份牌年历而得名。”
月份牌脱胎于中国民间传统木刻年画灶王码(绘有灶王爷像的纸),灶王码早在宋代就已出现,画面是灶王及春牛图等,下面印上二十四节气之类的内容,现在我国不少地区,特别是农村还有张贴灶王码的习俗。
与传统木版年画相比,月份牌更加时尚、实用、美观,一般采用新式石印或胶印技术,丰满逼真的彩图比单线平涂的版画更加生动鲜活。月份牌通常还配有中西对照历表和商品广告,这也是老式木刻年画所没有的功能,从某种角度讲,月份牌是对灶王码的超越和发展,是升级版的灶王码。
老上海月份牌的画面最初大都是中国传统山水、人物或者戏曲故事,后来发展成以时装美女为主,这也反映出当时上海滩奢靡、享乐的社会风气。除此之外,也有不少其他题材的月份牌,譬如展现女大学生校园生活,女性骑马、游泳、开车和参加慈善活动的画面,这从另外一个角度反映了时代的进步和女性地位的提高。
月份牌在创作手法上以中国传统工笔淡彩或重彩为主,后来发展为西洋擦笔水彩,大都采用铜版纸以胶版彩色印刷,色彩十分明净。月份牌上下两端镶有铜边,上端居中打孔,以便悬挂;下端或两侧印有12个月节令的年历表,供人们查阅日期节气;画面印上商品或厂商的名称,让人一目了然。
清末民国时期,彩色印刷技术刚刚起步,印刷品还非常罕见,能免费得到一份印制精美的月份牌,对于一般人来说是件很有面子的事。顾客将这些月份牌拿回家,逢年过节悬挂起来,非常喜庆、体面,而商家也借此达到了宣传产品的目的,可以说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1949年后,老上海月份牌逐渐消失,那些带有时代色彩的画面成为一个时代的记忆。
主播/后期剪辑:朱若彤
值班主编:赵艳
“老黄历”的前生今世
文|袁凤
岁末年初,年老的父母再三嘱咐不要忘了买份日历回家,几十年的老习惯,日历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日历其实是一种笼统说法,按照内容和使用方式,可以分为日历、月历、年历、黄历以及台历、挂历等等。作为一种记录时间信息的出版物,纸质日历已逐渐淡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中国的历法已有几千年历史,历史和考古学者发现,3000多年前中国就有甲骨文记载的历书,或者说是类似于历书的东西。
真正的历书产生于唐顺宗时期,有12册,每月1册,一天一页,记录日月、国家大事和皇帝言行。因为历书事关老百姓的农事和生活,非常重要,所以要以朝廷名义编制,并由皇帝亲自审定后才能开印颁行,这也是历书被称为“皇历”的由来。当然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宋太宗赵光义每到岁末都要赐给文武群臣和皇亲国戚一本历书,以示朝廷对历法的重视,因为这个缘故,所以历书就叫“皇历”了。两种说法,相差100多年,事实究竟如何,在此姑且不考。
古人经常使用的历法有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和鲁历,其中使用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当数黄帝历,久而久之人们就将其简称为“黄历”。
皇历和黄历内容一样吗?两者又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
由朝廷颁行的皇历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只是对四季节气、天气、气象、农事、生肖和日期的一个大纲性记录,而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地理、民风民俗各异,所以正统皇历很难兼顾各地的不同情况。在这种背景下,便出现了民间的黄历。
黄历的主要依据大都来自皇历,但在形式上更加民间化、民俗化、实用化,从某种意义上说,黄历是对皇历的补充和扩展。为了迎合老百姓的需要,黄历在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地增加了一些吉凶、忌讳、择日、星相和卜卦的内容,如某月某日“宜婚嫁,宜搬家,宜出行”等等。这种风气愈演愈烈,黄历的内容也更加丰富,成为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指南针,衣食起居、红白公事都要查黄历。但黄历是根据当年节令编写的,只能一年一印,前一年的黄历到第二年就没有用了,所以查过去的老黄历是没用的,这又产生了“不能看老黄历”的俗语。
宋代以后,由于印刷术和造纸术的应用以及普及,官印皇历多达数百万册,成为官府的一项重要收入。与此同时,民间私自印制的黄历也因切合老百姓日常生活,浅显易懂,所以更受欢迎。当时虽然有不得私印历书的律例,但屡禁不止,黄历在民间广为流传。
清嘉庆年间以后,朝廷不再禁止民间刊刻历书,许多书坊纷纷以自家堂号编印、翻印黄历和皇历,据《燕京岁时记》记载:“十月颁历以后,大小书肆出售宪书,衢巷之间亦有负箱唱卖者。”从此,历书在民间更加普及。
辛亥革命后,虽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公历,但农历在民间依然盛行。已经没有了皇帝,所以“皇历”也就正式更名为“黄历”,一直沿用至今。
清末民初以来,随着西方文化的进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上海滩兴起了一种集日历、年画和广告于一体的新生事物——月份牌。
据《老月份牌广告画》记载:“老月份牌广告画,是我国近代最早的现代商品海报。它发源于二十世纪初期的上海,随着当时洋商经济进入中国社会而逐渐发展、流行……这类商品海报最早由洋商引进使用,用以促销外国商品,而后一般商家行号亦普遍运用,作为商品附赠品,以讨好顾客。而它之所以称为‘月份牌广告画’,主要是因为海报在发展初期多附印月份牌年历而得名。”
月份牌脱胎于中国民间传统木刻年画灶王码(绘有灶王爷像的纸),灶王码早在宋代就已出现,画面是灶王及春牛图等,下面印上二十四节气之类的内容,现在我国不少地区,特别是农村还有张贴灶王码的习俗。
与传统木版年画相比,月份牌更加时尚、实用、美观,一般采用新式石印或胶印技术,丰满逼真的彩图比单线平涂的版画更加生动鲜活。月份牌通常还配有中西对照历表和商品广告,这也是老式木刻年画所没有的功能,从某种角度讲,月份牌是对灶王码的超越和发展,是升级版的灶王码。
老上海月份牌的画面最初大都是中国传统山水、人物或者戏曲故事,后来发展成以时装美女为主,这也反映出当时上海滩奢靡、享乐的社会风气。除此之外,也有不少其他题材的月份牌,譬如展现女大学生校园生活,女性骑马、游泳、开车和参加慈善活动的画面,这从另外一个角度反映了时代的进步和女性地位的提高。
月份牌在创作手法上以中国传统工笔淡彩或重彩为主,后来发展为西洋擦笔水彩,大都采用铜版纸以胶版彩色印刷,色彩十分明净。月份牌上下两端镶有铜边,上端居中打孔,以便悬挂;下端或两侧印有12个月节令的年历表,供人们查阅日期节气;画面印上商品或厂商的名称,让人一目了然。
清末民国时期,彩色印刷技术刚刚起步,印刷品还非常罕见,能免费得到一份印制精美的月份牌,对于一般人来说是件很有面子的事。顾客将这些月份牌拿回家,逢年过节悬挂起来,非常喜庆、体面,而商家也借此达到了宣传产品的目的,可以说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1949年后,老上海月份牌逐渐消失,那些带有时代色彩的画面成为一个时代的记忆。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相关问答
为什么人这么信黄历?人们对黄历的信任源于几个方面的原因:1.历史悠久:黄历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中国古代。古代人们将天文观测和天文现象与地理情况结合起来,编制了一套农...
历史 的历怎样组词?公历、历来、经历、历练、阅历、农历、皇历、历法、历历在目、历届、游历、历史、履历、历历可数、历尽沧桑、历尽艰辛、来历不明、历尽、简历、历久、历朝、...
【 老黄历 中的重日是什么意思】作业帮[最佳回答]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有半数以上是“重日”,即月份与日期相同.比如:一月初一的春节、二月二的春龙节、三月三、五月五的端午节、六月六、七月七的七...
农历和阴历能算出哪年出生么?农历也叫阴历,是我们中国传统的历法,在夏商中也叫夏历。在历史中也有其他叫法:“殷历”、“古历”、“汉历”、“黄历”、“旧历”等,阴历是以月亮绕地球一周...
在中国,农历早出现,还是公历早出现?历史记载,中国在1912年以前是没有公历的,所以一直使用的是农历。而由于1912年中华民国的建立,公历才得以实施~所以农历一直是咱中国人的传统历法~从夏朝开始就...
寅年预言全文?来自《地母经》其预⾔如下:诗⽈:太岁壬寅年,⾼低尽得丰。春夏承⽢润,秋冬处处通。蚕桑熟吴地,⾕麦益江东。桑叶不堪贵,蚕丝却半丰。更看三秋⾥,⽲稻...
历字可以组什么词?1、历律[lìlǜ]历法。2、历问[lìwèn]遍问。3、历践[lìjiàn]过去多次践行。谓任职。4、历听[lìtīng]遍听。5、历陈[lìchén]一条一条地...
农谚:娘家夫妻不同房,除夕回门父母恨,过年回娘家要注意什么?主要还是要看当地的风俗习惯,也不完全是,娘家夫妻不能同房,除夕回门父母高兴还来不及呢?为什么狠呢?现在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巴不得女儿总陪在自己的身边呢!...娘...
农历五大社是哪天?农历五大社是指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五月初五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也被称为端午节。这一天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人们会庆祝端午节,...
古代 历史 上的“书呆子”最傻能傻到什么程度?做过什么著名的事?我是水煮汗青,我来回答。记得读书时候,老师经常教我们不但要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很多事情只有自己亲身去体验过,才会知道其中的道理,如果只会一味的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