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4黄历 时光相册丨春运回忆:温情车站
时光相册丨春运回忆:温情车站
乡愁是一张小小的火车票
牵动着满怀思念的归人
又是一年春运
又是一年回家路
这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周期性迁徙
是几代中国人的共同记忆
视频加载中...
车站,是春运的缩影
归家的喜悦
离别的不舍
热心的帮助
……
春运的火车站
留下了许多温情瞬间
1984年2月1日,在北京火车站候车室,车站职工业余文艺演出队为旅客们演出文艺节目。 新华社发(马洪中摄)
1984年春运期间,在石家庄火车站,工作人员为过往旅客送开水。新华社记者赵连升摄
1992年春运期间,广州铁路中心医院在广州火车站设立医疗点为旅客治病送药。 新华社记者潘家珉摄
1994年1月30日,北京火车站客运员许新用电瓶车免费送旅客上车。新华社记者唐召明摄
1995年春运期间,在广州火车站,来自四川的“打工妹”赶早乘火车准备回家过年。新华社记者陈学思摄
2003年1月20日,来自安徽的程勉珍父女一到福州火车站就买到了回家的火车票。新华社记者丁海军摄
2005年1月25日,一对情侣在济南火车站站台恋恋不舍地拥别。新华社记者徐速绘摄
2009年1月22日,在广州火车站,一名回湖北黄冈过年的旅客(右一)刚刚坐上火车,就赶紧给家里打电话报信。新华社记者卢汉欣摄
2010年1月30日,在江西南昌火车站,一位背负着超大行李的母亲怀抱孩子匆忙赶车。新华社记者周科摄
2010年1月30日,将返乡过年的河南商丘人袁冠军(左)在上海火车站站前广场候车时与女友一起分享音乐。新华社记者裴鑫摄
2011年1月18日,在宁波工作的白先生送别回甘肃老家过年的父母,父母在车窗上写下了“保重”两个字。新华社记者鞠焕宗摄
2012年2月13日,在重庆火车北站站台上,“青年民警便民服务队”的一位女民警(右一)帮助出行旅客抱孩子。新华社记者刘潺摄
2013年1月25日,一名小男孩趴在父亲的拉杆箱上进入上海火车站候车。新华社记者陈飞摄
2013年1月26日,从浙江宁波东开往广州的列车到达杭州火车站时,阳先生利用停车间隙在站台上与同行的小孙子“拥抱”。新华社记者鞠焕宗摄
2013年1月26日,在北京站始发的北京至哈尔滨的第一趟临客列车即将开车前,一对恋人隔着车窗依依不舍。新华社记者王申摄
2015年2月7日,在长沙火车站,两名年轻人坐在隔离栏上等候进站乘车。新华社记者李尕摄
2016年1月24日,在贵阳火车站检票口,一名女孩为男友捂脸取暖。新华社发(秦刚摄)
2016年2月3日,在广州东站站台,樊鼎紧紧抱住妻子雷云,泪湿双眼。樊鼎是奋战在广东春运一线执勤的边防军人,雷云是奔波在春运铁路线上的客运列车员。因为一趟临客列车的机缘,他们在站台上有了30分钟的短暂“团圆”。 新华社记者刘大伟摄
2019年1月21日,一对夫妻在杭州火车东站接受“幸福照相馆”的免费合影服务。 新华社记者黄宗治摄
2020年1月3日,南昌客运段列车值班员卞菁和女儿在南昌西站站台上离别。新华社记者胡晨欢摄
2023年1月7日,在武汉站站台,旅客与亲人告别。新华社记者伍志尊摄
2024年1月26日,在内蒙古工作的李振南带着两个儿子在沈阳站中转,准备回黑龙江佳木斯市过年。新华社记者潘昱龙摄
当团聚的愿望扎根于心底
当沉重的行囊背负着似箭的归心
当陌生人的温暖关爱照亮了旅途
回家的路
似乎不再漫长
策划:兰红光 王建华 李尕
统筹:费茂华 周大庆
本期主持:张铖
海报、视频:张铖
视觉设计:康亦斐(实习)
编辑:徐金泉 周大庆 张铖
老照片工作室
新华社摄影部
地球与太空的相互“凝视”——卫星视角看国家天文观测装置(3):“中国天眼”
“中国天眼”全称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2020年1月11日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开放运行。英文缩写为FAST,是我国独立自主设计并建造的世界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
2017年10月,“中国天眼”宣布发现首批新脉冲星。截至目前,这只“观天巨眼”已发现新脉冲星超900颗,是同时期国际上其他望远镜发现脉冲星总数的3倍以上。
↑图为“中国天眼”接收脉冲星信号模拟图。新华社发(国家天文台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供图)
9月25日,“中国天眼”迎来了8周岁“生日”。8年间,“中国天眼”不断拓展着人类观天极限。让我们跟随卫星视角和记者的镜头领略“中国天眼”的风采和建设历程。
①球面射电望远镜主体
“中国天眼”的主体是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它主要由馈源舱、反射面板、圈梁和支撑塔等部分组成。
↑这是9月25日拍摄的“中国天眼”的馈源舱和反射面板(无人机照片,维护保养期间拍摄)。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2020年1月11日,专家在对“中国天眼”进行国家验收评估,画面中主体是“中国天眼”的馈源舱。新华社记者欧东衢摄
↑2016年4月10日,工作人员在安装“中国天眼”的反射面板。新华社记者欧东衢 摄
↑2016年4月10日,工作人员在安装“中国天眼”馈源舱(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欧东衢摄
↑这是9月25日拍摄的“中国天眼”的圈梁局部画面(无人机照片,维护保养期间拍摄)。新华社记者欧东衢摄
↑2023年2月13日,工作人员从“中国天眼”的圈梁上经过(维护保养期间拍摄)。新华社记者欧东衢摄
↑2014年7月16日,施工人员在馈源支撑塔上施工。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②综合楼
↑这是2016年9月24日拍摄的“中国天眼”综合楼一景。 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2021年3月27日,工作人员在“中国天眼”综合楼总控室内工作 。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2018年9月10日,工作人员在“中国天眼”综合楼总控室内工作。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2016年9月24日,工作人员在“中国天眼”综合楼内工作。 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③观景台 及道路等附属设施
↑2016年 9月24日,游人在“中国天眼”观景平台上留影。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中国天眼”,正在帮助人类探索宇宙的起源、演化及其结构,为理解宇宙中的前沿科学问题提供重要观测数据支持。
↑2014年7月16日拍摄的建设中的“中国天眼”。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2015年11月21日拍摄的建设中的“中国天眼”。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这是2020年1月8日拍摄的月光下的“中国天眼”。新华社记者欧东衢 摄
↑2022年7月24日拍摄的“中国天眼”(无人机光绘,维护保养期间拍摄)。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2024年2月26日拍摄的“中国天眼”一景。新华社记者欧东衢 摄
↑2024年9月25日拍摄的“中国天眼”全景(无人机全景照片,维护保养期间拍摄)。新华社记者欧东衢摄
记者:欧东衢 金立旺 刘续
制作:高巍 金立旺
遥感数据与技术支持:孟含琪 许畅
新华社摄影部 贵州分社 吉林分社 联合制作
相关问答
2016年1月24 出生到底几岁?2016年1月24日出生的人,今年周岁7岁,每过一个生日就长一岁。如果按虚岁算就是9岁,因为出生时为一岁,然后,每过一个春节就长一岁2016年1月24日出生的人,今年周...
2016年1月 出生的是什么座?2006年1月1日到1月19日出生的人,是摩羯座。2016年1月20日至1月31日出生的人,是水瓶座。水瓶座(1月21日-2月19日)双鱼座(2月20日-3月20日)白羊座(3...2...
2016年1月24 日到2021年11.12日是多少天?2016~2021年一共有多少天?那么用2021年减去2016年。等于是5年。那么每年是365天。这5年当中起码4年有一个闰年。加上闰年多的一天。5年共有1825天。再加上闰年...
2016年1月24 日至2021年8月16日中间有多少天?中间相隔有2027,有5年6个月零24天,加起来就是2027天。中间相隔有2027,有5年6个月零24天,加起来就是2027天。
农商银行24小时人工服务热线-ZOL问答2016年2月24日,媒体报道:16家上市银行中已有7家银行交出去年成绩单,普遍净利润继续下降。业绩报告显示,这7家银行在2015年中,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共为2716.61...
中发 2016 第 24 号全文?中发【2016】24号文件《关于加强新形势下优抚安置工作的意见》(2016年10月23日)优抚安置是以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做出牺牲、奉献的军人及其家属为主要对象...
中国 2016年 冬天是不是最冷的?2016年是最冷的冬天,但是最冷冬天不是下半年,而且1月下旬。2016年1月24日,全国零度线南下到南方最南端。连广州最低温度都下降到零度。浙江最低温度为零下十...
一天24小时怎么划分的_作业帮[回答]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周期,大约是月球绕地球公转周期的12倍,因此12这个数对人类的计时和历法具有特殊的意义.为了标示太阳每个月在黄道上的位置,古巴...
2016年 是___年,这年一、二、三月一共有___天._作业帮[最佳回答]2016÷4=504所以2016年是闰年,2月有29天,所以第一季度有:31×2+29=91(天).故答案为:闰,91.
博纳集团副总裁跳楼,已排除他杀,到底咋回事?沃雪观点:博纳集团副总裁跳楼自杀,是行业之悲剧,也是影视业的重大损失,可是他为什么会自杀呢?黄巍是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影院分会副会长。自2009年1月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