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黄历4月28日 读故事 学党史 四个昼夜
读故事 学党史 四个昼夜
编者按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充分发挥党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是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的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为了深入学习贯彻《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自然资源部直属机关党委、中国自然资源报社共同开设“读故事学党史” 专栏。本专栏每周一期,陆续刊发关于党的革命精神、光荣传统、优良作风、工作方法 的党史故事,推动自然资源系统干部职工进一步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自然资源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和能力,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四个昼夜 为了解决农业经济衰退和农民生活问题,在1961年1月13日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毛泽东要求领导干部都要去各地调研,解决食堂、社队体制和农业生产问题。他说:“我希望同志们回去之后,要搞调查研究,把小事撇开,用一部分时间,带几个助手,去调查研究一两个生产队、一两个公社。”1961年3月10日至13日,中共中央在广州召开工作会议,讨论和通过《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准备对农村政策进行调整。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再次指出:“做领导工作的人要依靠自己亲身的调查研究去解决问题。书面报告也可以看,但是这跟自己亲身的调查是不相同的。自己到处跑或者住下来做一个星期到十天的调查,主要是应该住下来做一番系统的调查研究。”广州中央工作会议后,遵照毛泽东的指示,中央领导同志陆续带着《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深入基层,征求意见。为了做好调研,1961年4月初,周恩来派出他的办公室副主任许明带领一个工作组,先期到河北邯郸地区进行详细的调查,四处走访了解基本情况,共20天。4月28日午夜,周恩来放下手中的繁重政务,也前往邯郸亲自调查。此后一连3天,他在邯郸听取了地委书记庞均、工作组许明和河北省省长刘子厚的汇报。5月2日返回北京处理要务后,3日凌晨再次返回邯郸。1961年5月3日至6日,周恩来亲自率队在河北邯郸地区武安县伯延公社开展了4天的蹲点调查,推动了全国农村公共食堂、供给制等问题的解决,这就是著名的“周恩来的四个昼夜”。之所以选择将武安县伯延公社作为重点调查对象,周恩来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伯延公社的气候、人口、耕作习惯等方面,在华北地区都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公社,也是受“大跃进”影响较深的地方,所以调研清楚这一地区的实际情况,形成相关对策,对于解决好其他类似地区的问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此外,伯延是革命老区,曾是晋冀鲁豫军区所在地,有着光荣的历史,群众对党有很深的历史感情,来这里调研能够振奋基层干群精神,也相对容易让干部群众敞开话匣子,反映真实社情民意。抵达伯延后,周恩来同公社、大队、小队干部们就农民普遍关注的公共食堂、供给制等问题进行了座谈。公社干部们对周恩来说:社员们能放开肚子吃,虽吃得不好,但能吃饱。可是,周恩来发现很多社员面黄肌瘦,带有菜色,还有人患上了浮肿病,就知道公社干部们没有完全讲真话。于是,他多次“突袭”公社食堂,走访了拖拉机站、供销社、饲养场,还走村串户,到几十户社员家里察看情况。同时,周恩来还召集社员座谈,想进一步了解实情和大家的想法。刚开始,一直没有群众敢说真话,怕给国家添麻烦,怕被批评为落后,怕被事后打击报复。周恩来就同社员亲切交流,鼓励大家说出真话。后来有个叫张二廷的村民终于鼓起勇气讲了公共食堂的实际情况。周恩来并没有生气制止,而是主动作了自我批评,说自己这个总理没有当好,让大家挨饿了。周恩来主动揽责和自我批评的态度,使基层干部群众都很感动,大家纷纷说出自己真实想法,并提出合理建议。周恩来在伯延蹲点调研期间,5月3日上午,在伯延公社办公室召集11名社队干部座谈;5月4日上午,到“小章坪”棉花地进行实地调研,并到农机站和汽配厂与群众谈话;5月4日下午,召集12名社员代表座谈;5月5日上午,与村民张二廷谈心;5月5日下午,召集13名小队干部和社员代表座谈;5月6日上午,召集先锋、胜利两个大队干部和社员代表25人座谈……5月7日凌晨3时,周恩来通过电话向在上海的毛泽东主席如实汇报了自己在伯延公社实地调查的情况,并谈了四点看法:一、食堂问题。绝大多数甚至于全体社员包括妇女和单身汉在内都愿意回家做饭。目前主要解决如何解散食堂和社员回家后如何做饭的问题。二、社员不赞成供给制,只赞成把“五保户”包下来和照顾困难户的办法。三、社员迫切要求恢复高级社时的评工记分办法。包产到队、以产定分、包活到组的办法能够真正实现多劳多得,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势在必行。四、邯郸专区旱灾严重,麦收减产,目前最主要的问题是恢复社员的体力和恢复畜力问题。与此同时,毛泽东还收到其他领导人从各地发来的调查报告,普遍不赞成办公共食堂、不赞成在分配上实行供给制。毛泽东立即对周恩来的意见作了批示:此报发给各中央局,各省、市、自治区党委参考。当年5月21日至6月12日,中共中央讨论并修改了《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形成修正草案。其中,最重要的修改:一是取消供给制;二是规定办不办食堂,“完全由社员讨论决定”等。这些符合实际的决定,受到基层干部群众的热烈欢迎,也为国民经济调整开了个好头。点 评:
在同伯延公社群众朝夕相处的四个昼夜里,周恩来亲民的形象、务实的作风、求真的精神给当地老百姓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也为党员干部做好调研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接地气、通下情,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解剖麻雀,发现典型,真正把群众面临的问题发现出来,把群众的意见反映上来,把群众创造的经验总结出来。”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二十六条,“对涉及群众生产、生活等切身利益的问题依照政策或者有关规定能解决而不及时解决,慵懒无为、效率低下,造成不良影响”“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等损害群众利益行为明确了处分规定。这对于引导党员干部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以人民群众期盼为念、多干让人民满意的好事实事很有指导性。
——(文章节选自人民出版社图书《纪律——中共党史上的50个故事》)
稳增长的条件与策略
作者简介
许宪春 刘瑾钰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
发表于《China Economist》2023年第4期
摘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稳增长是当前发展的重要表现和必然要求。本文从稳增长的必要性、有利条件、长期挑战及短期形势进行了分析,论述稳增长对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统筹发展和安全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在稳增长方面具备经济增长相对较快、生产要素持续升级、新经济发展位于全球前列等有利条件,但也面临国内外的一些风险挑战。短期来看,当前中国经济增长好转主要是恢复性的,内生动力还不强。实现稳增长需要重点恢复和扩大总需求,持续改善社会预期,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
关键词
稳增长;宏观经济;总需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充分说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发展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发展才能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发展才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稳增长是当前发展的重要表现和必然要求,在国际环境风高浪急和国内经济运行内生动力还不强的情况下,稳增长显得尤为重要。
一、稳增长的必要性
(一) 增长是人类文明走向现代化的基础
在农业社会,人类上千年的经济增长是停滞的。Maddison(2010)关于长期经济和人口增长的时间序列数据的研究发现,公元元年~公元1000年,全球GDP增长缓慢,人口仅增长了16.2%,人均GDP基本维持不变。公元1000~1820年全球人均GDP年均增速也不到0.05%。工业革命后,各国纷纷进入工业化阶段,迎来了经济增速的倍增,从蒸汽时代到电力时代,再到互联网时代,全球物质文明得到大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产生了质的飞跃。1820~2020年的200年间,全球GDP总计增长93.7倍,人均收入提高了11倍,这为全球各国的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 稳增长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到二〇三五年,中国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迈上新的大台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这些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作为支撑。如果要实现2035年经济总量翻一番的目标,2023~2035年中国经济平均增速需达到4.6%,若要实现2035年人均GDP翻一番的目标,2023~2035年中国经济平均增速需达到4.1%。
(三) 稳增长是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重要方式
疫情影响叠加俄乌冲突,全球主要经济体通胀依然处在高位,各国纷纷加息,全球金融条件收紧,全球金融风险发生概率上升。地缘政治冲突演变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俄乌冲突愈演愈烈,俄罗斯与欧美对抗持续升级,粮食、能源、资源安全问题凸显。欧洲内部动荡与分化加剧,欧元区制造业PMI连续9个月处于收缩区间,见图1。各国在动荡不安的背景下,安全因素走向前台,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全球各国从效率与公平的两难抉择中,走向了效率、公平与安全三难抉择。然而,安全的背后是力量对比,维持安全稳定是为了发展,也只有发展才能解决安全问题,那么稳增长就又成了重要的因素。
二、实现稳增长的有利条件
(一) 经济增长保持相对优势
无论从全球比较看,还是从其他国家相同发展阶段看,过去十年中国的经济增长都保持了相对优势。一是相同发展阶段增长更快。2012~2021年,中国GDP累计实际增长91.5%,高收入国家仅增长29.3%;中国GDP年均实际增长6.7%,比全球平均高4.1个百分点,比人口1000万以上的主要高收入经济体在跨越高收入前10年年均实际增速高1.3个百分点。二是对全球经济增量贡献大。2012~2021年,全球名义GDP增加20.6万亿美元,其中中国增加9.2万亿美元,中国GDP增量全球占比达44.6%,较2002~2011年提高了29.0个百分点。三是人均GDP翻番用时更短。从现价看,中国人均GDP从2012年的6100美元,上升到2021年的12550美元,翻番用时9年,为全球人均GDP从6000美元增长到12000美元用时的一半。2013~2022年中国GDP实际增速见图2。
(二) 大市场有利于发挥规模优势
2022年中国GDP达到121万亿元人民币,稳居世界第二;工业增加值突破40万亿元人民币,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地位;外汇储备稳定在3万亿美元以上。经济体量不断扩大,规模经济的优势愈发凸显。一是市场广利润空间大。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拥有广阔市场。企业可以通过提高销售量的方式摊薄固定成本,通过量的积累,能够产生足够多的利润。二是增加创新可能性。创新的本质是试错,截至2023年1月,中国市场主体达1.7亿户,众多市场参与者可以提供大量的试错基数,更有可能产生创新产品。大规模市场拥有多样化的需求,可以容纳多条赛道,提高了企业创新成功的概率与容错空间。根据CB Insights统计,2022年全球独角兽企业共1205家,中国有172家,占比14.3%,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7万多家,对中国创新发展形成了有力支撑。三是规模经济形成网络优势。产业链供应链联系互动,聚合形成庞大复杂的生产网络。中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形成了一批产品集中生产、专业化协作配套、产业链条成熟的产业集群。各地发挥比较优势,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区从事研发和营销活动,其他省份从事生产活动。叠加高效廉价的物流体系,数字化、智能化的变革赋能,使产业集群能实现高效协作。
(三) 生产要素持续升级
随着高质量发展的全面推进,中国的劳动力、投资与土地的质量不断提升,新技术创新使数据要素与其他要素相结合,带来了要素组合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变化。具体表现为:一是人力资本持续积累。中国人口的教育水平显著提升,人力资本不断积累,为经济结构转型形成了良好的要素基础。2022年中国毕业大学生人数达到1076万,结合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计算,占当年22岁人口的73.9%。近五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3.5年提高到14年。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口占比达到21.8%。二是资本利用率明显改善。2021年中国投资率为43.0%,显著高于其他主要经济体。近年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了传统要素的升级,提高了存量资本的收益能力,增加了新资本的吸引力,中国的资本利用率也从2016年的74.4%,提升至2019年的75.1%,处在较为合理的水平(王开科,曾五一,2022)。三是数据要素存量高。据国际数据公司(IDC)测算,中国2025年拥有的数据量将增长至的48.6ZB,占全球的27.8%,远高于美国的17.5%。数据在新的生产方式中,成为了新的要素,丰富的数据要素,将为数字经济发展带来坚实的基础,也为数据要素与其他要素结合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四) 新经济发展位于全球前列
数字化和绿色化转型是当今时代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中国在相关领域不断积累突破,目前具备了一定的全球竞争力,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广泛应用,新动能成长迅速。一是数字经济具有全球竞争力。数字经济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中国在数字经济方面发展迅速,站在了全球前沿,根据陈昌盛和许伟(2022)测算,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占GDP比重为13.3%。2022年末,中国移动物联网用户连接数达18.45亿户,比上年末增加4.47亿户,占全球总数的70%。二是清洁能源市场持续发展。能源低碳转型持续深入,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不断提升,清洁能源市场快速增长。2022年,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发电量比上年增长8.5%;非化石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为17.5%,提高0.8个百分点。三是绿色低碳产品市场增长迅速。2022年,新能源汽车产量较上年接近翻倍,增长97.5%,充电桩、光伏电池、风力发电机组等新能源产品产量分别增长80.3%、47.8%、45.5%。四是新装备新材料成长迅速。2022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4%,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8.9%。新材料产品两位数增长,太阳能工业用超白玻璃、多晶硅、单晶硅等产量分别增长78.0%、64.4%、51.8%;高技术产品较快增长,移动通信基站设备、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民用飞机等产量分别增长16.3%、15.0%、10.5%。五是创新投入和产出持续增加。2022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R&D)达3.1万亿元,首次突破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0.4%,连续7年保持两位数增长;R&D经费与GDP之比为2.55%,提升0.12个百分点。2022年末,中国发明专利有效量达421.2万件,位居世界第一。六是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强,创新成果转化加快。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2022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48.1%,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
(五)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蕴含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基础设施仍待提升,城镇化仍有空间,新农村建设蕴含潜力。一是基础设施补短板投资空间广阔。据测算,中国目前人均基础设施资本存量只有发达国家的20%~30%,城乡发展差距较大,农民人均公共设施投入仅为城镇居民的1/5左右,促发展投资仍存巨大潜力(宁吉喆,2022)。二是城镇化仍有提高空间。2021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64.7%,若按照高等收入国家平均81.5%的城镇化率计算,意味着未来将有2.4亿人左右进城定居,新市民居住生活的需求将带来巨大潜力,2021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0307.2元,是农村居民的1.9倍。智能化、绿色化的城市转型,也将带来新的需求。三是农业农村有发展潜力。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计算,2021年中国农业劳动力约2.9亿人,平均每人对应的农林牧渔业产出为3.3万元,劳均农业生产率(农林牧渔业产出与农业劳动力之比)为美国同期的5.2%,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仍有改善空间,使“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将带来显著的需求空间。四是教育医疗等服务业发展将带来更多机会。目前中国教育质量仍然有待提升,义务教育发展不够均衡,职业教育不够完善,高等教育仍需创新。优质医疗资源容量有待提升,区域分布不够均衡。随着人口数量下降,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生育支持政策有待完善,银发经济亟待发展。
(六) 对外贸易总额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
中国与全球经济联系不断加强,在国际市场中的份额显著提升,为稳增长提供了外部空间。一是中国对外贸易总额全球占比逐步提高。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2022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保持稳定增长,突破40万亿元,货物贸易量连续六年居全球第一。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20年和2021年中国货物和服务进出口总额居全球首位,2021年中国货物和服务进出口总额占全球份额达到12.0%,较第二名美国高1.2个百分点。中国企业发展拥有广阔的国际市场。二是亚洲贸易枢纽地位凸显。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货物和服务进出口总额全球占比达到5.5%,较日本同期高0.6个百分点,首次超越日本,在亚洲地区实现全球货物和服务进出口总额占比第一,此后连续保持亚洲首位,2021年货物和服务进出口总额已经达到亚洲第二位的3.6倍,亚洲各国与中国的贸易往来也日益密切,中国的亚洲贸易枢纽地位显现。三是全球化战略布局的政策红利逐步显现。《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实施以来,区域内各国经贸往来联系紧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显著增加,政策红利持续释放。2022年中国对RCEP其他14个成员国货物和服务进出口总额达到12.95万亿元,同比增长7.5%,占中国货物和服务进出口总额比例为30.8%。2022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和服务进出口总额合计13.8万亿元,同比增长19.4%,占中国货物和服务进出口总额比重达到32.9%,这一比重较2013年提高了7.9个百分点。
三、稳增长面临的挑战
(一) 创新质量和强度仍需提升
2012年中国专利申请数赶超美国、日本,此后稳居全球第一,2021年,中国向全球各专利局提交专利申请154万件,是美国的三倍。与此同时,也要看到,中国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一是专利质量不高。戴戎和赵扬(2023)构建的专利质量指数表明,中国创新质量仍然低于日本、韩国,与美国、英国差距更大。在近年来获得最多USPTO专利的国家(美国、日本、中国、韩国、德国、英国)中,美国、英国两国专利质量长期稳居高位,德国次之,指数稳定在0.92以上,中国最低,平均值为0.83,依然存在较大差距。高校专利产业化依然不足,《2022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数据显示,2022年高校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3.9%,比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低44.2个百分点。小微企业专利产业化能力下降,2022年小型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首现下降,微型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连续两年下降。二是研发强度仍有提升空间。2020年,中国研发支出占GDP比值为2.4%,低于美国(3.5%)、日本(3.3%)、德国(3.1%)等主要国家。2020年每百万人中有R&D研究人员1585人,仅为美国同期的32.9%,欧盟的35.7%。同时,在计算机和电子产品制造业、制药等高技术领域,以及基础研究中,中国企业力量明显缺位。三是知识产权保护有待提高。《2022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专利权人遭遇侵权比例较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至7.7%,2022年在对知识产权维权难度的调查中,专利权人认为适用惩罚性赔偿存在举证“困难”或“非常困难”的比例均在五成左右,认为“容易”或“非常容易”的比例均不足两成。同时也存在维权过程耗时过长,维权产生的经济不够等问题。
(二) 地缘政治风险不断加剧
近年来,逆全球化浪潮迭起,俄乌冲突持续,各国纷纷开启产业备份策略,美国对中国的打压遏制呈现出不断升级的态势。一是美国打压政策日益激进。自2017年以来,美国两会提出涉华负面法案的数量不断上升,2023年第一季度上升至230项。众议院通过的《中国不是发展中国家法》要求美国政府确保在任何美国参与的国际组织和机构中,中国不因发展中国家获得任何政策优惠。贸易金融科技等领域的限制法案也层出不穷,对中国的打压态势或将持续。二是脱钩断链风险加剧。在美国主导下形成的芯片四方联盟等,正在把中国排除在供应链之外。美国的长臂管辖,地缘政治动荡风险及新冠疫情带来的疤痕效应等叠加影响,使得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新调整,中国的产业链外迁问题逐步凸显,对中国的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与安全形成较为长期的挑战。三是卡脖子影响不断加深。科技领域是中美博弈的主要战场,中国的高端芯片、智能制造、新材料等技术升级受到较强制约。《2022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显示,2022年被调查的企业专利权人中,企业认为美国技术难以引进的比例最高,为39.3%;其次是欧洲和日本,比例分别为30.7%和21.4%。其中,大型企业认为美国技术难以引进的比例为57.6%,接近6成。从专利技术引进难原因来看,2022年被调查的企业专利权人中,认为“专利权人提出了难以满足的苛刻条件”的占比46.0%,认为“专利权人所属区域政府发布禁止技术出口的禁令”的比例为25.2%。
(三) 产业基础较为薄弱
当前中国尚未完成从中低端产业向高端产业的攀升,价值链位势依然不高。一是价值链位势较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全球价值链研究院根据Koopman et al.(2012)等计算的全球价值链数据,中国2021年参与全球价值链增加值占GDP比重为7.9%,比全球占比低5.5个百分点,同时,复杂价值链增加值占GDP比重仅为3.4%,比全球均值低2.1个百分点,整体上依然处于价值链较低位势。二是关键产业基础较为薄弱。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新产业的基础还较为薄弱,难以形成完整产业链条。这些产业发展放缓可能进一步放缓产业升级步伐,影响制造业网络升级迭代速度。三是产业结合深度有待提升。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融合深度不足,生产性服务业仍然较为薄弱。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结合不足,尚未满足智能化数字化生活需要。在数字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四、短期宏观经济形势
2023年4月28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当前中国经济运行好转主要是恢复性的,内生动力还不强,需求仍然不足,经济转型升级面临新的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仍需要克服不少困难挑战。正确把握当前经济形势,尽快推动中国经济回到潜在增长轨道,是实现中长期稳增长和发展目标的关键。
(一) 服务业恢复快于制造业
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地见效,疫情影响逐渐消退,今年一季度,生产侧迅速反弹并持续恢复,综合PMI产出指数一直处在扩张区间且逐月上升,表明中国企业生产经营总体情况持续好转。一是服务业回升势头迅猛。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各月,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分别为54.0、55.6和56.9,表明服务业生产保持良好恢复势头。3月服务业PMI新订单指数达到58.5,环比增长3.8个点,涨幅较上月大0.7个点,呈现出涨幅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服务业恢复势头或将持续一段时间。从行业看,零售、铁路运输、道路运输、航空运输、互联网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货币金融服务、租赁及商务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3月位于60.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二是制造业恢复速度可能放缓。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1~3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3.0%,增速明显低于2022年。3月制造业企业PMI指数为51.9,仍处于扩张区间,但环比下跌0.7个点,制造业企业恢复步伐有所放缓。3月制造业订单指数为53.6,比上月下降0.5个点,表明未来一段时间制造业市场需求将持续增加,但速度可能放缓,进而影响制造业持续恢复节奏。三是PPI下降进一步降低企业利润。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带来生产成本下降,但难以弥补收入缩减,降低企业盈利。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1月~3月,PPI降幅由0.8%扩大至2.5%,降低企业收入,购进者价格指数降幅较小,3月为1.8%,生产成本下降不足以对冲收入的减少。1~3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为31.2万亿元,同比下降0.5%;营业成本26.5万亿元,同比增长0.6%;营业收入利润率为4.9%,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
(二) 出口回升具有不确定性
一是基数较高持续增长压力大。2020年下半年至2022年前三季度,中国出口增长形势较好,月均涨幅为23.2%。海关数据显示,2022年10月以来,出口金额开始出现下降,2023年1~2月维持下滑态势,3月同比上涨14.8%(以美元计),一季度累计上涨0.5%,增速较2022年四季度低6.5个百分点。二是全球经济走弱外需收缩。2023年4月6日,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在华盛顿发表讲话称,IMF预计全球经济在未来五年将以大约3%的速度增长,这是自1990年以来最慢的速度。世界贸易组织发布的最新一期《全球贸易数据与展望》报告预测,2023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将增长1.7%,比2022年的增速下降一个百分点,也低于过去12年来的平均增速2.6%。全球总需求的收缩将加大中国稳出口的压力。三是美国打压下,出口受到显著影响。美国对中国的打压持续升级,从科技贸易到安全,愈演愈烈,从中国进口的需求也在逐步减少,这对中国出口形成显著压力。海关数据显示,2022年8月以来,中国对美国出口同比降幅基本呈现扩大态势。2023年1~3月,中国对美国出口金额仅为1152.3亿美元,同比减少17%。对美国出口下降的趋势可能会持续,这为中国稳增长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三) 消费恢复持续性可能受限
2023年年初以来,经济逐步恢复,各种刺激消费的组合拳落地见效,居民消费有所恢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3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6%,为2021年7月以来最大增速。但受限于三年来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较慢,持续性可能受到限制。服务消费恢复显著快于商品。3月餐饮收入同比增长26.3%,比商品零售同比增速大17.2个百分点。据文旅部数据中心预计,2023年国内旅游人数将达45.5亿人次,同比增长约80%,恢复至疫情前的75.8%,旅游收入约4万亿元,同比增长约95%,恢复至疫情前的60.2%。汽车消费较为低迷。由于汽车消费进入置换升级的非必须阶段,补贴政策退坡,价格信号混乱等因素,一季度汽车消费不及预期。中汽协数据显示,1~3月汽车销量累计同比降低6.7%,汽车产量大于销售,库存高企,产销率仅97.8%,为2008年以来最低值。收入增长较慢限制消费增长后劲。疫情期间,经济增速放缓,经济活力下降,居民收入受到影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883元,名义增长5.0%,实际仅增长2.9%,仅为2019年增速的一半。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538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0.2%。居民收入增长速度较慢可能持续限制居民消费能力。
(四) 投资增长速度可能放缓
2023年年初以来,财政、金融工具持续支持重大项目建设,设备更新改造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房地产呈现触底回升迹象,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今年1~3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1%,增速与2022年全年持平。基础设施投资可能会保持较快增长。1~3月,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同比增长8.8%,增速比全部固定资产投资高3.7个百分点。其中,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17.6%,信息传输业投资增长11.3%,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10.3%,道路运输业投资增长8.5%。工业企业利润下降影响制造业投资。2022年下半年以来,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降幅呈扩大走势。2023年1~3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21.4%,利润下降影响了投资增长。一季度,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增长7.0%,增速较2022年全年低2.1个百分点。未来一段时间,制造业投资增速可能有所下行。房地产投资仍将形成拖累。2023年1~3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5.8%,降幅比2022年全年收窄4.2个百分点,但短期内难以实现正增长,仍将拖累整体投资增速。民间投资恢复较慢。减负债、裁支出、保利润,将活下去作为唯一的目标,民营企业仍在“猫冬”,期待寒冬快点过去。2023年1~3月,民间投资同比增长0.6%,增速呈现出持续放缓态势,较2022年全年慢0.3个百分点,较2022年1~3月慢7.8个百分点。若企业经营状况未能持续改善,信心提振不能转化成现实,民间投资短期将难以提振。大项目将维持重要拉动作用。1~3月,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项目(简称“大项目”)投资同比增长12.3%,拉动全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3个百分点。随着支持政策落地见效,大项目的拉动作用或将持续。
(五) 居民、企业、政府三部门疤痕效应显著,需要休养生息
疫情消退对预期带来的提振效应逐步减弱,未来预期提振需要经济持续恢复与之形成正反馈。青年失业影响居民预期。2023年3月,16~24岁人口调查失业率达到19.6%,青年失业率高的背后是大厂裁员和待就业大学生人数激增,就业和教育背景的不匹配让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纷纷“脱下孔乙己的长衫”,在不需要专业技术的市场中寻找机会。消费者预期尚未恢复到正常水平。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较2021年下降4.1个百分点,反观居民储蓄则较2021年多增7.9万亿。2023年2月,消费者预期指数回升至98.4,仍然处于低位,比2021年均值124.5低26.1个点。企业经营活动预期指数有所回落。2023年年初以来,企业预期明显改善,但近期有回落迹象。3月,制造业生产活动预期指数为55.5,仍处扩张区间,但环比下降2个点。非制造业企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则为63.3,处于较高区间,但较2月回落1.6个点。如果经营活动改善不及预期可能会形成负向反馈。市场对新动能表现出现担忧。2022年互联网行业营业收入十年来首次负增长,工信部数据显示,2023年1~2月同比下降3.9%,降幅较2022年全年扩大2.8个百分点,互联网行业的收缩仍在持续。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也遇到瓶颈,3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65.3万辆,同比增长34.8%,增速较2022年全年低60.8个百分点。地方债隐患或带来风险。2022年,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合计73676亿元,截至2022年12月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350618亿元,占2022年GDP的28.9%。疫情期间税收收入降低,部分地区土地出让金收入不足往年的10%,地方偿债压力持续提升。
五、稳增长的政策建议
总的看,总需求不足是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中国要实现稳增长的目标,仍需从扩大总需求出发,以促进消费、增加投资、稳定出口为突破口,同时发挥新动能撬动作用,提振市场信心,以此发挥稳增长的有利条件,积极应对挑战,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一) 以增收促消费扩大总需求
疫情前5年,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年平均贡献率为62.7%,2022年仅为32.8%,通过提高居民收入增加消费支出,是当前扩大内需的重要方式。优化个人所得税制度,提高劳动收入分配。通过推动产业升级,提高高学历岗位需求,为大学生等重点人群提供更多就业机会。通过发放临时补贴等方式,做好低收入群体兜底工作。优化工作时间,试点推广3天职场+2天居家,一周4天半工作制等灵活办公制度,让大家敢消费,能消费。加大仓储设施、交通、智慧分拣设施建设,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考虑通过以旧换新等手段激励提振消费。支持养老和托育等刚需型消费业态稳定发展。
(二) 结合新动能撬动投资新活力
近年来,投资在稳增长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新动能是激发未来增长潜力的重要方式,要将新动能与稳投资结合起来,在新动能中寻找带动乘数高的项目和方向进行持续投资。明确平台经济常态化监管取向,去除非必要的投资前置审查,提振数字经济企业信心。优化风险投资募投管退环节,提高风险投资力度和专业性,为优质项目匹配“聪明的钱”提供制度环境。规范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给予行业发展空间。继续加大力度支持技术改造投资,促进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三) 持续推动对外开放稳定外贸
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加大现代服务业领域开放力度,抓紧落实已宣布的外资准入政策,加大外商投资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保证外资企业依法平等参与政府采购、招投标、标准制定。积极推动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等高标准经贸协议。充分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各类开发区和保税区等开放平台作用,探索高水平对外开放。主动对照高标准经贸协议相关规则、规制、管理、标准,深化国内相关领域改革。提升加工贸易水平,提高出口附加值,发展数字贸易,巩固拓展新能源汽车等新产业出口优势,积极扩大先进技术、重要设备、能源资源等产品进口,发挥好中欧班列作用,加快建设贸易强国。
(四) 积极引导预期提振市场信心
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引导民营企业和企业家正确理解中央方针政策,放下包袱,大胆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制度障碍,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要求落下来。鼓励和吸引民间投资参与国家重大工程、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项目建设。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增强透明度和可预期性,提高政策协调性。加快建设法治社会,尽力实现法无禁止即可为,减少行政干预,为市场提供保持多样性的制度基础。
[1] Koopman, R., Zhi W., S. J. Wei. 2012. “Tracing Value-Added and Double Counting in Gross Exports.” CEPR Discussion Papers.
[2] Maddison, A. 2010. “The World Economy: Historical Statistics.” Australian Economic History Review, 45(3): 325-326.
[3] Wang, Zhi, Shangjin Wei, and Kunfu Zhu. 2017 “Characterizing Global Value Chains: Production Length and Upstreamness.” NBER Working Papers.
[4] Wang, Zhi, Shangjin Wei, and Kunfu Zhu. 2018 “Quantifying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Sharing At The Bilateral And Sector Levels.” NBER Working Paper Series.
[5] 陈昌盛、许伟,2022,《数字宏观:数字时代的宏观经济管理变革》,中信出版社。
[6] 戴戎、赵扬,2023,《从专利看中国创新的量变与质变》,《国际金融》第3期。
[7]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全球价值链研究院,2022,UIBE GVC Database http://gvcdb.uibe.edu.cn。
[8] 国家知识产权局,2022,《2022 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https://www.cnipa.gov.cn/art/2022/12/28/art_88_181043.html。
[9] 宁吉喆,2022,《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等政策在发力》,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2184636352586359& wfr=spider&for=pc。
[10] 王开科、曾五一,2022,《关于资本利用率宏观测算指标与方法的研究 》,《统计研究》第7期。
China Economist (中文刊名:《中国经济学人》)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的面向全球发行的中英文学术期刊。China Economist创刊于2006年3月,始终致力于向全球传递中国经济学与管理学最前沿研究进展,搭建中外学者相互交流的学术平台和研究阵地,向全世界宣传能够代表中国人民根本利益诉求的研究成果,促进国外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不断增强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中国经济学人》先后被EconLit、EBSCO、ProQuest、SCOPUS等全球主流、权威数据库及索引系统收录,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是“代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英文刊最高水平”的期刊。
在线投稿系统: http://ceji.cbpt.cnki.net
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economist.com/
相关问答
农历四月 二十八 是什么节日?四月二十八为祭药王节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四月十八、四月二十八是北山庙会的日子,许多善男信女进庙烧香,顶礼膜拜,祈祷平安。农历四月二十八是药王庙会。关于这...
2022年的 4月28日 是星期几,2022年的 4月28日 是星期几?2022年4月28日是星期四壬寅虎年,农历2022年三月廿八。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这是継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又一次体育盛会。北京冬季奥运会设7个大项,...
四月28号是什么星座?金牛座。4月28日是金牛座。金牛座出生日期:4月20日-5月20日。金牛座属于土象星座土象星座给人的感觉就是稳重踏实,是让人很能够依靠的一个人,而金牛座就...
2003农历四月 二十八 什么星座?2003年农历四月二十八是阳历5月28,是双子座。双子座,风象星座,掌管黄道十二宫之第三宫,出生日期为阳历5月21日-6月21日双子座是很聪明伶俐的一个人生活...
1992年 4月28日 是农历什么星座?4月28日出生的星座为金牛座,金牛座出生日期为新历4月21号-5月20号。金牛座属于土象星座,位于黄道十二宫的第二宫,守护星是金星。如名字一样,是务实、保守、传...
【如果 4月 1日是星期二, 4月28日 是星期几?这道题怎么计算】作业帮[最佳回答]一周有七天也就是七天一循环则1,8,15,22,29这几天都应该为星期二而28在29前一天则28号应该为星期一
4月28 到11月28多少天?4月28号。到11月28号多少天?答案是214天。因为4月28号~5月27号,等于3O天。5月28号~6月27号。等于3l天。6月28号~7月27号。等于30天。7月28号~8月27号。等.....
法律资格证报考条件和时间?1、如果考生的入学时间早于2018年4月28日前,只要有本科学历就能报名参加法考,不论是自考本科、成人高考都能报名法考,不限制本科的培养类型。2、如果考生的入...
20024月28日阴历是什么星座?20024月28日阴历是金牛座金牛女很有爱心,她们很喜欢去敬老院跟孤儿院帮助别人,这让她们觉得很有意义。金牛女的性格平稳,很少有大喜大怒,所以给人踏实可靠的...
2016年出生的 4月28日 是什么星座?是白羊座白羊座属于阳性。在阴性跟阳性之间,白羊座是很明显的属于阳性的。因为阴性多为性格忧郁,平常很容易会胡思乱想。稍微受到一点打击,自己可能就要想不...